疣状表皮发育不良多自幼发病皮疹多样泛发多年不变部分可恶变由HPV特定型感染及免疫缺陷等引起组织病理见角化过度等有恶变潜在需综合诊断鉴别;扁平疣好发青少年骤然出现扁平丘疹由HPV特定型感染接触传播等引起组织病理有相应表现依典型表现诊断需与寻常疣等鉴别儿童扁平疣防搔抓疣状表皮发育不良患儿关注变化防恶变依特点处理。
一、临床表现特点
1.疣状表皮发育不良:多自幼年发病,皮疹形态多样,有扁平疣样、花斑癣样或寻常疣样损害,皮疹数量多,泛发于面、颈、躯干及四肢,多年不变,部分患者皮疹可发展为鳞状细胞癌,颜色可为淡红、褐或正常肤色,大小形态不规则。
2.扁平疣:好发于青少年,骤然出现,皮疹为米粒至黄豆大小扁平隆起性丘疹,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质硬,正常肤色或淡褐色,数目多且密集,可因搔抓呈线状排列(同形反应),好发于颜面、手背及前臂等部位。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1.疣状表皮发育不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5、8、9、10、12、14型等感染引起,患者多有免疫功能缺陷(如细胞免疫功能低下),遗传因素可能参与发病。
2.扁平疣:主要由HPV3、10型等感染引起,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易发病。
三、组织病理学表现
1.疣状表皮发育不良:组织病理可见角化过度、角化不全、棘层肥厚,表皮突延长,棘细胞层上部有空泡化细胞,细胞核大深染,有丝分裂象增多,部分病例可见异型细胞,有恶变潜在可能。
2.扁平疣:组织病理表现为表皮角化过度、颗粒层增厚、棘层肥厚,表皮突轻度延长,真皮无明显炎症细胞浸润,表皮内有较多空泡化细胞,空泡化细胞体积大、核圆且位于中央。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疣状表皮发育不良需结合临床表现、病史及组织病理综合诊断,关注皮疹泛发、多年不愈及恶变倾向;扁平疣主要依据典型临床表现(如青少年、颜面等部位扁平丘疹及同形反应)初步诊断,必要时行组织病理检查。
2.鉴别诊断:需与寻常疣鉴别,寻常疣多为乳头瘤样增生、表面粗糙角化;还需与汗管瘤鉴别,汗管瘤好发于眼睑周围,皮疹为肤色或淡黄色小丘疹,病理表现不同。
特殊人群方面,儿童患扁平疣时,因皮肤娇嫩需避免搔抓以防自身接种扩散;疣状表皮发育不良患儿因免疫等因素,需密切关注皮疹变化、定期就医检查,因其有恶变可能,特殊人群诊断处理需依自身特点采取合适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