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神经炎主要症状包括感觉异常和皮肤改变,感觉异常有疼痛(多为刺痛等,程度及表现多样)、麻木(皮肤感觉减退等);皮肤改变有感觉减退或过敏、病程长时出现皮肤萎缩变薄、色泽改变等营养性改变。
感觉异常
疼痛:多为刺痛、灼痛或酸痛等,疼痛程度不一,可为间歇性或持续性。例如,部分患者可出现沿神经走行部位的阵发性刺痛,疼痛可因活动、受压等因素而加重。在年龄方面,老年人群由于神经功能相对减退,对疼痛的感知可能相对敏感,但具体疼痛表现个体差异较大;从生活方式看,长期伏案工作者等因局部神经可能受到慢性压迫,更容易出现皮神经疼痛症状。对于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若并发皮神经炎,疼痛症状可能更为复杂,需警惕糖尿病神经病变相关因素。
麻木:病变部位皮肤常出现麻木感,感觉减退。比如,受累皮肤区域对触觉、痛觉等的感知能力下降,患者可能感觉皮肤像覆盖了一层薄纱,对外界刺激的反应不灵敏。不同年龄段人群麻木表现可能无明显差异,但老年人由于本身皮肤感觉功能有一定退化,可能更容易忽视早期的麻木症状;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处于寒冷环境或接触某些化学物质的人群,皮神经可能受损,出现麻木症状的风险增加;有外伤病史的人群,若伤及皮神经相关区域,也可能引发麻木等感觉异常。
皮肤改变
皮肤感觉减退或过敏:除了麻木感外,部分患者受累皮肤区域可能出现感觉过敏,即对原本能耐受的刺激产生过度的感觉反应;而有的则表现为感觉减退。例如,用棉签轻触皮肤时,感觉过敏者可能会觉得疼痛明显,而感觉减退者可能几乎无感觉。在性别差异上,一般无明显特定的性别倾向,但不同性别在生活中接触不同致病因素的概率不同,可能间接影响发病及症状表现;年龄方面,儿童皮神经炎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生,皮肤改变可能因儿童表述能力有限而较难早期发现;生活方式中,经常接触锐利物品或有皮肤外伤史的人群,皮肤改变相关症状出现的风险更高。
皮肤营养性改变:病程较长的患者可能出现皮肤萎缩、变薄,皮肤色泽改变等营养性改变。如皮肤变得干燥、失去光泽,颜色可能较周围正常皮肤变浅或变深等。老年人由于皮肤本身的老化,若并发皮神经炎,皮肤营养性改变可能更为明显;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的患者,由于整体营养状况较差,皮肤营养性改变的程度可能相对更严重;有长期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会影响皮肤的血液循环等,进而可能加重皮肤营养性改变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