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真菌混合甲沟炎是指甲周围组织受细菌与真菌双重感染致炎症,病因含皮肤破损、长期潮湿环境、免疫功能低下,临床表现有局部红肿热痛、化脓及部分真菌性皮肤表现、严重时低热等全身症状,诊断靠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分泌物,治疗分局部处理与药物联合,预防要避免皮肤损伤、保持清洁干燥,特殊人群如儿童、糖尿病患者、老年人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定义
细菌真菌混合甲沟炎是指甲周围组织同时遭受细菌与真菌双重感染引发的炎症性疾病,表现为指甲周围皮肤出现红肿、疼痛、化脓等症状,且可检测到细菌及真菌病原体共同感染。
二、病因
1.皮肤破损:频繁美甲、咬甲、外伤等导致指甲周围皮肤屏障受损,为细菌和真菌侵入创造条件。2.长期潮湿环境:如手部长期浸水(常见于厨师、洗衣工等职业)、足部多汗等,利于真菌繁殖,同时易继发细菌感染。3.免疫功能低下:糖尿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等,机体抵抗力下降,更易发生混合感染。
三、临床表现
1.局部症状:指甲周围皮肤红肿、热痛,可伴有化脓现象,部分患者可见真菌性皮肤表现,如指甲周围皮肤脱屑、角化过度等。2.全身表现:严重感染时可能出现低热等全身炎症反应,但多数为局部症状为主。
四、诊断
1.体格检查:观察指甲周围皮肤红肿、化脓等表现。2.实验室检查:通过取患处分泌物进行真菌镜检及培养、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明确病原体种类及药敏情况,以确定细菌与真菌的混合感染及针对性用药。
五、治疗
1.局部处理:保持指甲周围清洁干燥,可使用生理盐水清洗患处,去除分泌物。2.药物治疗:采用抗真菌药物(如外用酮康唑乳膏等)联合抗细菌药物(如外用莫匹罗星软膏等)进行治疗,具体药物需根据病原体药敏结果选择。
六、预防与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预防措施:避免指甲周围皮肤损伤,劳作时可佩戴防护手套,保持手部或足部清洁干燥,定期更换袜子等。2.特殊人群
儿童:避免儿童自行咬甲或过度修剪指甲,家长发现儿童指甲周围异常需及时带医就诊,儿童用药需谨慎,优先考虑温和且经临床验证安全的局部处理方式。
糖尿病患者:严格控制血糖水平,密切关注足部及手部指甲周围情况,加强局部清洁护理,若出现感染及时就医,避免感染加重引发严重并发症。
老年人:因免疫功能相对低下,需加强指甲周围皮肤的日常观察,保持清洁,一旦发现感染迹象尽早干预,注意避免自行滥用药物,遵循专业医生指导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