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障碍急性期多为脊髓休克期,表现多样,儿童有差异;恢复期肌张力、腱反射等有变化,肌力恢复从远端始。感觉障碍有感觉平面及平面上缘异常感觉,儿童表述能力影响检查。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有尿便障碍及皮肤表现,不同年龄人群表现有别,需针对性护理。
一、运动障碍
1.急性期表现:多为脊髓休克期,表现为截瘫、四肢瘫或部分肢体瘫,肌张力降低,腱反射消失,病理反射引不出,尿便潴留等。在儿童中,急性脊髓炎导致的运动障碍可能因年龄不同而有一定差异,婴幼儿可能更易出现肌张力明显低下等表现,且恢复过程可能受其自身发育特点影响,比如较大儿童的神经发育相对更完善,可能在运动功能恢复上有不同的表现趋势。
2.恢复期表现:肌张力逐渐增高,腱反射亢进,出现病理反射,肢体肌力开始逐渐恢复,一般肢体肌力恢复常从远端开始,如手部小肌肉先有肌力改善迹象,然后逐渐向近端发展,但具体恢复速度和程度因个体差异及病情严重程度而异,一些有基础疾病或病史复杂的患者恢复可能相对缓慢。
二、感觉障碍
1.感觉平面:病变节段以下所有感觉丧失,可在体表查到感觉缺失平面,该平面是判断脊髓病变节段的重要依据之一。不同年龄患者对感觉障碍的表述能力不同,儿童可能较难准确表达感觉异常,需要医护人员通过详细的神经系统检查来确定感觉平面,比如通过轻触觉、痛觉等检查手段来明确感觉缺失的范围和平面。
2.感觉异常:部分患者在感觉缺失平面上缘可有感觉过敏区或束带感等异常感觉,这可能与脊髓病变引起的神经冲动异常传导有关,对于有特殊生活方式或病史的患者,如既往有神经系统疾病史的患者,这种感觉异常可能会对其日常生活产生更明显的影响,需要特别关注和护理。
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1.尿便障碍:早期为尿便潴留,脊髓休克期过后可出现尿失禁。男性患者可能因盆腔自主神经受累出现相应的排尿、排便功能紊乱,女性患者也可能出现类似情况,但在不同年龄人群中表现可能略有不同,儿童由于膀胱和直肠的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尿便障碍的管理需要更精心的护理,比如根据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排尿排便辅助措施等。
2.皮肤表现:病变节段以下皮肤干燥、无汗、少汗,皮肤温度较低等,长期卧床的患者还可能因皮肤感觉障碍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导致压疮等皮肤问题,对于老年患者或本身存在皮肤基础问题的患者,需要更加注重皮肤护理,定时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等,以预防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