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息肉样增生是子宫内膜局部腺体间质及血管过度生长的良性病变,病因包括雌激素水平异常与炎症刺激,临床表现有异常子宫出血、不孕,诊断靠超声及宫腔镜活检,治疗用手术,育龄期、绝经后女性及合并基础疾病者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定义
子宫内膜息肉样增生是子宫内膜局部腺体、间质及血管过度生长形成的带蒂或无蒂肿物,由子宫内膜组织构成,属于子宫内膜的一种良性增生性病变。
二、病因
1.雌激素水平异常:长期雌激素刺激可促使子宫内膜腺体、间质和血管过度增生,是引发子宫内膜息肉样增生的重要因素,如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常存在雌激素水平失衡情况。
2.炎症刺激:慢性子宫内膜炎等炎症长期刺激子宫内膜,可导致局部组织增生形成息肉样病变。
三、临床表现
1.异常子宫出血:常见表现为经期延长、经量增多或绝经后阴道不规则出血等,不同年龄、生理状态人群出血表现可能因个体激素水平及基础健康状况有所差异,如育龄期女性可能影响月经周期和经量,绝经后女性则需警惕恶变可能。
2.不孕:子宫内膜息肉样增生可能影响受精卵着床,从而导致育龄期女性不孕,其具体机制与息肉占据宫腔空间、干扰内膜容受性等有关。
四、诊断方法
1.超声检查:经阴道超声是常用初筛手段,可发现宫腔内异常回声团,显示息肉的位置、大小等情况,但需结合其他检查进一步明确。
2.宫腔镜检查及活检:宫腔镜可直接观察宫腔内病变形态,并取组织进行病理活检,病理检查是确诊子宫内膜息肉样增生的金标准,通过病理能明确组织学类型及有无恶变等情况。
五、治疗方式
1.手术治疗:对于有症状或影响生育的子宫内膜息肉样增生患者,多采用宫腔镜下息肉切除术,手术能直接去除病灶,依据患者年龄、生育需求等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如年轻有生育需求者尽量保留子宫功能。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育龄期女性:若有备孕计划,发现子宫内膜息肉样增生需及时评估,必要时手术治疗后再备孕,因息肉可能影响受孕;孕期合并子宫内膜息肉样增生者需密切监测,警惕孕期出血等并发症。
2.绝经后女性:该人群出现子宫内膜息肉样增生时更需重视恶变风险,确诊后应积极评估并考虑手术等干预措施,因绝经后雌激素水平降低但仍可能存在恶变可能,需通过病理排除恶性病变。
3.合并基础疾病人群:如合并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的患者,在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样增生时,需同时管理基础疾病,如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控制体重、调节内分泌等,以降低息肉复发及相关健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