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治疗包含急性期药物干预(用糖皮质激素、抗病毒药物、营养神经药物)、发病一周后开展面部肌肉康复训练、急性期过后采用超短波等物理治疗、保守治疗3月以上无效且面神经变性纤维化超90%可考虑手术治疗,儿童康复训练动作轻柔,孕妇用药物理治疗需遵医嘱,老年人注意防并发症调方案,生活中要休息充足、面部保暖、饮食均衡,不能闭眼者需保护角膜。
一、急性期治疗
(一)药物干预
1.糖皮质激素:早期应用可减轻神经水肿,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常用药物如泼尼松,可抑制炎症反应,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但需注意其可能的副作用,如胃肠道不适等,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抗病毒药物:若面瘫由带状疱疹病毒引起,可使用阿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抑制病毒复制,减轻神经损害。
3.营养神经药物:维生素B1、维生素B12等可促进神经髓鞘的修复,维持神经的正常功能。
二、康复治疗
发病1周后可开始面部肌肉康复训练,患者对着镜子进行皱眉、闭眼、鼓腮、吹口哨等动作,每日数次,每次数分钟,训练强度根据病情逐渐增加,长期坚持有助于促进面瘫恢复,儿童康复训练时动作需轻柔,避免过度刺激;老年人康复训练需耐心,结合自身恢复情况调整节奏。
三、物理治疗
急性期过后可采用超短波、低中频电疗、激光等物理治疗方法,通过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神经水肿,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孕妇进行物理治疗时需告知医生自身情况,由专业人员评估安全性。
四、手术治疗
对于保守治疗3个月以上无效,且面神经电图检查示面神经变性纤维化程度超过90%的患者,可考虑面神经减压术等手术治疗,但手术存在一定风险,需严格由医生评估患者病情后决定是否实施。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面瘫恢复能力与成人不同,康复训练时动作要轻柔,避免给儿童造成过度心理负担或身体不适,家长需配合医生监督训练过程,关注儿童眼部等部位情况,预防并发症。
(二)孕妇
孕妇面瘫用药需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药物,物理治疗等操作也需告知医生妊娠状态,由医生权衡利弊后实施。
(三)老年人
老年人面瘫恢复较慢,需特别注意预防并发症,如眼部感染,可使用眼罩保护眼睛,同时注意休息,保证营养摄入,增强机体抵抗力,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治疗方案。
六、生活方式调整
面瘫患者需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劳累,注意面部保暖,避免冷风直吹,饮食上保证营养均衡,增强机体抵抗力,对于不能闭眼的患者,要定时使用眼药水等保护角膜,防止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