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性阴道炎常见原因有阴道内环境改变、免疫力下降、长期用抗生素、雌激素水平变化、性生活因素及卫生习惯不佳,清除霉菌方法包括保持外阴清洁干燥等一般治疗,选用抗真菌药物局部或口服治疗,糖尿病患者控血糖,妊娠期局部治疗,免疫缺陷人群治基础病提免疫力。
一、霉菌性阴道炎的常见原因
1.阴道内环境改变:正常阴道内存在菌群平衡,当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妊娠、糖尿病等情况时,阴道内pH值改变,假丝酵母菌大量繁殖引发炎症。例如妊娠时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阴道糖原增加、酸度增高,适合假丝酵母菌生长繁殖;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阴道局部糖原含量升高,为假丝酵母菌提供良好生存环境。
2.免疫力下降:患有艾滋病等免疫缺陷疾病,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机体免疫力降低,易受假丝酵母菌侵袭。如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其他疾病的患者,免疫功能受抑制,增加霉菌性阴道炎发病风险。
3.长期使用抗生素:广谱抗生素大量使用会抑制阴道内乳酸杆菌生长,破坏阴道菌群生态平衡,导致假丝酵母菌过度生长。比如因细菌感染长期规范使用多种抗生素后,可能引发霉菌性阴道炎。
4.雌激素水平变化:围绝经期女性雌激素水平降低,阴道黏膜变薄,局部抵抗力下降,易患霉菌性阴道炎;长期应用雌激素类药物也可能改变阴道内环境,诱发该病。
5.性生活因素:男性携带假丝酵母菌可通过性行为传染给女性,若男性未及时治疗携带的病菌,易导致女性反复感染霉菌性阴道炎。
6.卫生习惯不佳:长期穿着紧身化纤内裤,会阴部不透气,局部温度和湿度升高,利于假丝酵母菌滋生;不注意外阴清洁,如不勤换内裤、不清洗外阴等,也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二、清除霉菌的方法
1.一般治疗: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搔抓外阴,防止皮肤破损加重感染;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避免交叉感染;勤换内裤,用过的内裤、盆及毛巾均应用开水烫洗,通过高温破坏假丝酵母菌的生存环境。
2.药物治疗:可选用抗真菌药物,局部用药常用克霉唑制剂、咪康唑制剂等,通过局部作用抑制假丝酵母菌生长;对于不能耐受局部用药、未婚女性及不愿采用局部用药者,可选用口服氟康唑等药物,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同时,糖尿病患者需积极控制血糖,高血糖环境利于假丝酵母菌生长,控制血糖有助于霉菌性阴道炎恢复;妊娠期女性霉菌性阴道炎治疗需谨慎,以局部治疗为主,尽量避免口服药物,因口服药物可能对胎儿有影响,需根据孕周等具体情况在医生评估后选择合适局部抗真菌药物;有免疫缺陷的特殊人群,清除霉菌时除规范使用抗真菌药物外,还需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提高机体免疫力以协同清除霉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