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脑膜炎的病原菌入侵途径包括血行感染(最常见,儿童、新生儿因免疫系统或血-脑屏障因素易通过此途径发病)和直接感染(颅脑外伤、颅底骨折致病原菌直接侵入或邻近部位感染蔓延),常见病原菌有肺炎链球菌(儿童和老年人常见)、流感嗜血杆菌(主要侵袭5岁以下儿童)、脑膜炎奈瑟菌(可经飞沫传播,儿童和青少年易感染),机体自身因素中免疫功能低下(如艾滋病患者、长期用免疫抑制剂者)和血-脑屏障功能受损(如新生儿血-脑屏障不完善、脑部疾病或颅脑手术致屏障受损)易引发该病。
一、病原菌入侵途径
1.血行感染:是最常见的途径,病原菌多由远处感染灶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脑膜引发炎症。例如,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可先在呼吸道等部位引起感染,然后通过血流播散至脑膜。儿童的免疫系统相对不完善,血-脑屏障功能也不如成人健全,更易通过血行感染引发细菌性脑膜炎。新生儿由于脐部等皮肤黏膜屏障功能较弱,若有感染灶,病原菌也易通过血行进入脑膜导致发病。
2.直接感染:颅脑外伤、颅底骨折等导致颅骨与外界相通,病原菌可直接侵入脑膜。如开放性颅脑损伤时,外界的细菌可直接进入颅内引起脑膜的感染炎症。另外,邻近部位的感染直接蔓延至脑膜,比如中耳炎、乳突炎等可蔓延至脑膜引发细菌性脑膜炎。
二、常见病原菌种类及相关因素
1.肺炎链球菌:在儿童和老年人中较为常见。儿童时期,其呼吸道免疫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容易感染肺炎链球菌,进而可能通过血行感染引起脑膜炎。老年人由于机体免疫力下降,肺部等部位的感染也容易播散至脑膜引发疾病。
2.流感嗜血杆菌:主要侵袭5岁以下儿童。儿童的免疫系统对流感嗜血杆菌的防御能力相对较弱,该菌可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然后进入血液循环到达脑膜导致脑膜炎发生。
3.脑膜炎奈瑟菌: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在人群密集的场所,如学校、军营等,容易发生传播。各年龄段人群都可能感染,但儿童和青少年相对更易受感染,这与该年龄段人群的社交活动频繁等因素有关。
三、机体自身因素的影响
1.免疫功能:如果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如患有艾滋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情况,机体对病原菌的清除能力减弱,更容易发生细菌性脑膜炎。例如,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系统受损,对各种病原菌的抵抗力下降,一旦感染相关病原菌,就较易引发脑膜炎且病情往往较为严重。
2.血-脑屏障功能:血-脑屏障能阻挡病原菌等有害物质进入脑内。但在一些情况下,血-脑屏障功能受损,如患有某些脑部疾病、接受颅脑手术等,病原菌就更容易进入脑膜引发炎症。新生儿的血-脑屏障发育尚不完善,相比成人更易发生细菌性脑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