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溢性皮炎与马拉色菌定植感染、皮脂分泌增多、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及免疫炎症反应异常相关,常规治疗有外用抗真菌制剂、外用糖皮质激素、外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等,阿司匹林无针对其治疗的循证依据不做常规用药,儿童脂溢性皮炎需谨慎用药,老年脂溢性皮炎要考虑基础疾病药物相互作用及皮肤代谢特点遵个体化诊疗建议。
一、脂溢性皮炎的常见病因
脂溢性皮炎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其一为马拉色菌定植与感染,该真菌在脂溢部位过度增殖,引发炎症反应;其二是皮脂分泌增多,皮脂腺分泌旺盛导致皮肤表面脂质成分改变,为马拉色菌等微生物滋生提供适宜环境;其三是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如皮肤保湿能力下降、角质层结构异常等,使得皮肤对外界刺激的抵御能力减弱,易诱发炎症。另外,免疫炎症反应异常也参与其中,机体免疫系统对皮肤正常菌群或皮脂成分产生过度免疫应答,进一步加重炎症状态。
二、脂溢性皮炎的常规治疗措施
(一)外用药物治疗
1.抗真菌制剂:常用酮康唑洗剂等,其通过抑制马拉色菌的生长繁殖来减轻炎症,可有效缓解脂溢性皮炎相关的瘙痒、红斑等症状,适用于马拉色菌感染相关的脂溢性皮炎患者。
2.外用糖皮质激素: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强度的糖皮质激素,如轻度炎症可选用弱效糖皮质激素,中重度炎症可选用中效糖皮质激素,能快速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瘙痒,但需注意长期使用可能引发皮肤萎缩、色素沉着等不良反应,需在医生指导下合理应用。
3.外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例如他克莫司软膏等,适用于面部等皮肤薄嫩部位的脂溢性皮炎,具有抗炎作用且相对较少引起皮肤萎缩等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但起效相对较慢。
三、阿司匹林与脂溢性皮炎的关系
阿司匹林属于解热镇痛抗炎药,主要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活性,减少前列腺素合成发挥作用,但其并无针对脂溢性皮炎的循证依据支持其用于脂溢性皮炎的治疗,目前脂溢性皮炎的规范治疗不将阿司匹林作为常规用药。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脂溢性皮炎
儿童皮肤屏障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对于脂溢性皮炎的治疗需格外谨慎。应避免自行使用不恰当的药物,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温和、刺激性小的治疗方案,如选用婴幼儿适用的温和抗真菌洗剂等,密切观察皮肤反应,因为儿童对药物的耐受性和成人不同,稍有不当可能对儿童皮肤造成不良影响。
(二)老年脂溢性皮炎
老年人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在脂溢性皮炎治疗时需考虑药物相互作用。例如老年人可能同时服用其他慢性病药物,外用或系统使用药物时要留意是否与现有用药产生不良反应,且老年人皮肤代谢功能下降,药物吸收、代谢等过程与年轻人不同,用药需更加谨慎,应遵循医生的个体化诊疗建议进行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