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厥是因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发全身或局部肌肉不自主强直性或阵挛性收缩常伴意识障碍的儿科常见急症,病因分感染性(颅内感染、颅外高热惊厥)和非感染性(颅内疾病、颅外代谢紊乱中毒等),按病程分急性和反复性惊厥,按有无发热分热性惊厥(单纯性、复杂性)和无热惊厥,发作有突然意识丧失等表现,诊断结合病史等行血常规、血生化、脑电图、头颅影像学检查,处理需紧急保持呼吸道通畅及进行病因治疗,儿童等特殊人群需密切监测等注意事项。
一、惊厥的定义
惊厥是因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发的全身或局部肌肉不自主强直性或阵挛性收缩,常伴意识障碍,是儿科常见急症。
二、病因分类
(一)感染性病因
1.颅内感染:如脑膜炎、脑炎等,病原体侵袭颅内引发炎症反应,导致神经元异常放电。
2.颅外感染:以高热惊厥多见,6月龄~5岁儿童高发,多由上呼吸道感染等急性感染性疾病致体温骤升引起。
(二)非感染性病因
1.颅内疾病:包括癫痫(由脑部神经元异常过度放电所致)、颅内占位(如肿瘤等压迫脑组织)等。
2.颅外疾病:代谢紊乱(如低血糖、低血钙等,血钙降低可影响神经肌肉兴奋性)、中毒(如药物中毒、食物中毒等)等。
三、分类及特点
(一)按病程分类
1.急性惊厥:突然发生的单次惊厥发作。
2.反复性惊厥:多次反复发作的惊厥。
(二)按有无发热分类
1.热性惊厥
单纯性热性惊厥:6个月~5岁儿童多见,发热初期短时间内发生,发作呈全身性,持续时间短,预后较好。
复杂性热性惊厥:有异常神经系统体征、发作持续时间长等特点。
2.无热惊厥:常见于癫痫、代谢性疾病等,无体温升高诱因。
四、临床表现
惊厥发作时可出现突然意识丧失、双眼上翻或凝视、面色发绀、四肢抽搐、口吐白沫等,持续时间数秒至数分钟不等。
五、诊断要点
需结合病史(如感染史、家族惊厥史等)、临床表现,进行相关检查:
血常规:排查感染性病因。
血生化:查血糖、血钙等,明确有无代谢紊乱。
脑电图:辅助诊断癫痫等颅内神经元异常放电疾病。
头颅影像学检查(如CT、MRI):排查颅内占位等病变。
六、处理原则
1.紧急处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将患者头偏向一侧,清除口鼻腔分泌物,防止窒息。
2.病因治疗:及时就医查找病因,如高热惊厥需降温处理,代谢紊乱需纠正代谢异常等。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群体:尤其是婴幼儿为高发人群,需密切监测体温,避免高热诱发惊厥,有惊厥病史儿童应定期随访,规避感染、电解质紊乱等诱发因素,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防止意外伤害。
其他特殊人群:若存在颅内疾病等基础状况,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针对原发病因采取相应医疗措施,保障患者安全与健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