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霉菌阴道炎内源性感染因素有妊娠致激素变化使阴道偏酸利于其生长、糖尿病血糖高提供营养、长期用广谱抗生素破坏菌群生态,外源性感染是公共环境被污染物品传播但需局部防御薄弱,特殊人群中妊娠需关注阴道状况等、糖尿病要严格控血糖、长期用抗生素遵医嘱并维护微生态、儿童要留意异常症状及时就医。
一、内源性感染机制及相关影响因素
毛霉菌作为条件致病菌,正常情况下阴道内存在一定菌群平衡。当出现内源性感染时,多种因素可打破这种平衡促使毛霉菌大量繁殖引发阴道炎。其一,妊娠状态下,女性体内激素水平显著变化,雌激素水平升高会使阴道上皮细胞内糖原含量增加,阴道酸碱度偏酸性,这种环境有利于毛霉菌生长繁殖;其二,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阴道内分泌物中糖分含量升高,为毛霉菌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物质,创造了适宜其生长的高糖环境,从而增加了毛霉菌感染阴道引发炎症的风险;其三,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会破坏阴道内正常的菌群生态,抑制了对毛霉菌有抑制作用的有益菌群,使得毛霉菌失去制约而过度增殖,进而引发毛霉菌阴道炎。
二、外源性感染途径及相关情况
外源性感染相对内源性感染发生率较低,但也不可忽视。公共环境中被毛霉菌污染的物品是可能的传播媒介,例如公共浴池的池水、公用的浴盆、毛巾等,如果这些物品被毛霉菌污染,健康人接触后,毛霉菌有可能定植在阴道黏膜上引发感染。不过,外源性感染通常需要一定的条件,比如接触者本身阴道局部防御功能存在一定薄弱环节时才更容易发生感染,相比之下内源性因素在毛霉菌阴道炎的发生中往往起到更主要的作用。
三、特殊人群的相关注意事项
妊娠女性:妊娠期间激素变化等因素使阴道局部环境更易适合毛霉菌生长,需密切关注自身阴道状况,维持良好血糖水平(若有妊娠糖尿病需积极控制),保持阴道清洁卫生,避免不必要的阴道内操作等,以降低毛霉菌感染风险,一旦出现阴道异常分泌物等疑似感染症状需及时就医检查。
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通过饮食、运动及必要的药物治疗将血糖稳定在合理范围,减少阴道内分泌物中糖分含量,从而破坏毛霉菌生长的有利环境,降低毛霉菌阴道炎的发生几率,日常需规律监测血糖并遵循糖尿病管理的相关要求。
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人群:应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抗生素,若因病情必须使用,可同时咨询医生采取维护阴道微生态的措施,如适当补充益生菌等,以预防毛霉菌等条件致病菌过度增殖引发阴道炎,使用过程中需留意自身阴道有无异常表现。
儿童:儿童阴道微生态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毛霉菌阴道炎相对罕见,但如果有接触被污染物品等特殊情况,家长需留意儿童阴道有无异常症状,如分泌物异常、异味等,一旦发现需及时带儿童就医评估,避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