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段接种不同脑膜炎相关疫苗,婴儿期接种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卡介苗,幼儿期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儿童期接种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过敏体质儿童和患有基础疾病儿童接种需谨慎。
一、婴儿期(0-1岁)
1.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Hib疫苗):一般建议2月龄开始接种第一剂,之后在4月龄、6月龄分别接种第二、三剂,12-15月龄接种加强剂。Hib是引起婴儿脑膜炎等严重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婴儿在这个阶段免疫系统尚不完善,易受Hib侵袭,按此程序接种可有效诱导免疫应答,降低患病风险。
2.卡介苗(BCG):通常在出生时接种,卡介苗主要预防结核性脑膜炎,虽然其预防结核性脑膜炎的具体保护机制较为复杂,但对于婴儿期可能接触到结核菌的情况有一定预防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婴儿患结核性脑膜炎的严重风险。
二、幼儿期(1-3岁)
1.肺炎球菌疫苗(PCV):基础免疫一般在2月龄、4月龄、6月龄各接种一剂,12-15月龄接种加强剂。肺炎球菌是导致幼儿脑膜炎的常见病原体之一,幼儿免疫系统进一步发育但仍相对较弱,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可减少肺炎球菌引起的脑膜炎等侵袭性疾病的发生,研究表明接种后能显著降低幼儿肺炎球菌脑膜炎的发病几率。
三、儿童期(3岁以上)
1.脑膜炎球菌疫苗:
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一般在18-24月龄接种第一剂,4岁时接种第二剂。A群脑膜炎球菌是引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属于脑膜炎的一种类型)的重要病原体,儿童在3岁后接触该病原体的机会可能增加,按此程序接种可使儿童获得对A群脑膜炎球菌的特异性抗体,预防相关脑膜炎的发生。
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对于一些高风险地区或特定人群,如前往脑膜炎球菌流行地区的儿童等,可在适宜年龄接种。一般基础免疫接种一剂,必要时在一定间隔后加强接种。不同地区根据流行情况和儿童健康状况等因素来决定具体接种时间和程序,其目的是为儿童提供针对多种血清群脑膜炎球菌的保护,降低感染相关脑膜炎的风险。
特殊人群提示
过敏体质儿童:在接种脑膜炎疫苗前,需详细告知医生过敏史,包括食物、药物等过敏情况。因为部分儿童可能对疫苗中的某些成分过敏,如对疫苗辅料等过敏,接种后可能引发严重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等。医生会评估过敏风险后决定是否接种以及选择合适的接种方案。
患有基础疾病儿童:若儿童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哮喘处于急性发作期等基础疾病,接种脑膜炎疫苗需谨慎。例如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儿童,其免疫功能和身体状况可能影响疫苗接种后的免疫应答,且接种疫苗可能带来一定的免疫应激,需由医生综合评估基础疾病控制情况和接种风险后再决定是否接种及何时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