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子宫颈炎是子宫颈间质有大量慢性炎细胞浸润的炎症性疾病,多由急性迁延或病原体持续感染引发,病因包括性传播及外源性病原体、阴道菌群紊乱等,还有不洁性生活、阴道冲洗过度、宫腔操作等因素,病理表现有宫颈糜烂样改变、息肉、肥大,临床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异常、接触性出血及下腹坠胀或尿路症状,诊断靠妇科检查和病原体检测,治疗分针对病原体抗感染、息肉摘除、肥大无症状随访,特殊人群育龄需注意性生活卫生等,孕期要监测病情,老年需警惕合并病变并定期宫颈筛查。
一、定义
慢性子宫颈炎是子宫颈间质内出现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等慢性炎细胞浸润的炎症性疾病,多由急性子宫颈炎迁延不愈所致,也可因病原体持续感染引发。
二、病因
1.病原体感染:主要由沙眼衣原体、淋病奈瑟菌等性传播病原体感染引起,此外,部分患者可由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外源性病原体,或阴道菌群紊乱中的厌氧菌、支原体等感染导致。
2.其他因素:不洁性生活、阴道冲洗过度破坏阴道微生态平衡、多次人工流产等宫腔操作损伤宫颈,均可能增加慢性子宫颈炎的发病风险。
三、病理表现
1.子宫颈糜烂样改变:子宫颈转化区表面的单层柱状上皮被复层鳞状上皮替代,外观呈糜烂样改变。
2.子宫颈息肉:慢性炎症长期刺激使子宫颈管局部黏膜增生,向宫颈外口突出形成息肉。
3.子宫颈肥大:慢性炎症长期刺激导致子宫颈间质充血、水肿,腺体和间质增生,使子宫颈体积增大。
四、临床表现
1.阴道分泌物异常:阴道分泌物增多,呈黏液脓性,可刺激外阴引起瘙痒及灼热感。
2.接触性出血:性交后或妇科检查后可出现少量阴道流血,月经间期也可能有少量出血。
3.其他症状:部分患者可伴有下腹或腰骶部坠胀感,若合并尿路感染,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五、诊断方法
1.妇科检查:观察宫颈有无糜烂样改变、息肉、肥大等表现。
2.病原体检测:采用核酸扩增试验检测沙眼衣原体、淋病奈瑟菌等病原体,或进行阴道分泌物涂片检查判断有无菌群失调等情况。
六、治疗原则
根据病原体类型采取相应抗感染治疗,如针对沙眼衣原体或淋病奈瑟菌感染可选用抗生素(具体药物遵医嘱)。对于子宫颈息肉需行息肉摘除术,术后将切除组织送病理检查;子宫颈肥大若无明显症状通常无需特殊治疗,定期随访观察即可。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育龄女性:应注意性生活卫生,避免多个性伴侣,减少宫腔操作以降低感染风险。
2.孕期女性:若孕期发现慢性子宫颈炎,需密切监测病情变化,注意观察有无异常阴道出血等情况,分娩时需告知医生病情,以便采取相应产科处理措施。
3.老年女性:需警惕慢性子宫颈炎合并其他宫颈病变的可能,定期进行宫颈筛查(如TCT、HPV检测),以便早期发现异常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