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癣是由皮肤癣菌引起的皮肤真菌感染病,病因与皮肤癣菌传播、多汗等风险因素有关,临床表现为特定部位出现红斑等症状及不同人群特点,通过临床表现等诊断,需与类似疾病鉴别,可通过保持清洁干燥等措施预防。
一、病因
皮肤癣菌是导致股癣的主要病原体,常见的有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等。其传播途径主要包括直接接触(如与患者密切接触、共用毛巾等个人物品)和间接接触(接触被污染的衣物、鞋袜等)。一些因素会增加股癣的发病风险,比如多汗、肥胖、局部皮肤不清洁、患有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以及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等使皮肤抵御真菌感染的能力减弱。在年龄方面,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发病,但青少年由于活动量较大,出汗多,相对更易患病;性别上无明显特异性差异;生活方式上,长期处于潮湿环境、穿着不透气的衣物等会增加患病几率;有糖尿病等基础病史的人群,因为自身血糖控制不佳等因素,也更容易受到皮肤癣菌的侵袭而引发股癣。
二、临床表现
1.症状表现:股癣通常好发于腹股沟、会阴、肛周和臀部等部位。初期表现为局部皮肤出现红色丘疹、小水疱,随后逐渐向周围扩大形成环状或半环状的红斑,边缘清晰,伴有明显的瘙痒感。随着病情进展,红斑上可能会有脱屑现象,皮疹中心部位的炎症可能会相对减轻,而边缘则较为活跃,不断向外扩展。
2.不同人群表现特点:对于儿童患者,由于皮肤较为娇嫩,股癣的皮疹可能相对更倾向于泛发,瘙痒可能会导致患儿不自觉地搔抓,需要家长格外注意避免搔抓引起皮肤破损继发感染;成年患者则可能因自身卫生习惯等因素,病情表现有所不同,但基本的红斑、脱屑、瘙痒等症状与其他人群类似;糖尿病患者合并股癣时,由于血糖控制不佳,皮肤的免疫环境改变,股癣可能更容易反复发作,且炎症反应可能相对更明显。
三、诊断
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如典型的环状红斑、瘙痒等)、病史(如接触史、基础疾病史等)进行初步诊断,必要时会进行真菌学检查来确诊,常用的真菌学检查方法有真菌镜检和真菌培养,真菌镜检可以直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皮肤鳞屑中是否存在真菌菌丝或孢子,真菌培养则能进一步明确致病的真菌种类,以便后续进行针对性治疗。
四、鉴别诊断
需要与一些类似疾病进行鉴别,比如湿疹,湿疹一般多形性皮疹,有渗出倾向,瘙痒剧烈,但真菌镜检为阴性;银屑病,银屑病的皮疹多有银白色鳞屑,刮除鳞屑可见点状出血现象,且真菌检查阴性等。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临床表现观察和相关实验室检查可以进行准确鉴别。
五、预防措施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尤其是腹股沟等容易出汗的部位,应每天清洗并擦干;穿着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减少局部潮湿;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衣物等个人物品;积极治疗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维持良好的机体免疫状态;如果有接触癣菌感染患者或其物品的情况后,要及时清洁接触部位皮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