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需保证孕妇均衡营养、规律作息、戒烟戒酒并规范产检,围产期要避免过度劳累、预防感染以降低早产风险且保障分娩顺利,新生儿期需提供舒适居住环境加强护理并及时干预高危新生儿如黄疸、低血糖等情况以预防小儿脑瘫。
一、孕期层面的预防措施
1.营养与生活方式管理
孕期需保证孕妇摄入均衡营养,富含叶酸的食物(如绿叶蔬菜)有助于预防胎儿神经管缺陷,蛋白质(如肉类、蛋类、豆类)是胎儿生长发育的重要物质基础,孕妇应合理摄取。同时,孕妇要保持规律作息,每日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还要严格戒烟戒酒,远离有毒有害物质,如避免接触农药、放射性物质等,因为这些不良生活习惯和环境因素可能干扰胎儿正常发育,增加小儿脑瘫发生几率。例如,研究表明,孕妇吸烟会使胎儿发生脑瘫的风险显著升高。
2.规范产检
孕妇应按时进行产前检查,通过超声检查等手段密切监测胎儿生长发育情况,及时发现胎儿是否存在结构异常等问题。同时,关注孕妇自身健康状况,如及时发现并控制妊娠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这些妊娠合并症若未得到有效控制,可能影响胎盘血液循环,导致胎儿宫内发育受限,进而增加小儿脑瘫风险。一般建议孕期至少进行5-7次产检,尤其是孕早期和孕中期的关键检查。
二、围产期层面的预防措施
1.降低早产风险
孕妇在孕期要注意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休息,尽量减少长时间站立或行走等活动。同时,积极预防感染,如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去人员密集的场所,若有感染症状应及时就医治疗。因为早产是小儿脑瘫的重要危险因素,早产儿脑发育尚未成熟,发生脑损伤的概率明显高于足月儿。数据显示,早产儿患脑瘫的风险比足月儿高数倍。
2.保障分娩过程顺利
在分娩过程中,医护人员需密切监测胎心、胎位等情况,确保胎儿顺利娩出。一旦发现胎儿有缺氧、胎位异常等情况,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如通过调整分娩体位、使用产钳或剖宫产等方式尽快结束分娩,减少胎儿缺氧、窒息的时间,因为胎儿缺氧、窒息会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损伤,是引发小儿脑瘫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新生儿期层面的预防措施
1.加强新生儿护理
为新生儿提供清洁、舒适的居住环境,保持室内温度适宜(一般维持在22-25℃)、湿度适中(40%-60%)。做好新生儿脐带护理,避免脐带感染,每天用碘伏消毒脐带残端。同时,注意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预防尿布疹等皮肤问题,因为新生儿感染可能引发颅内感染等疾病,影响脑部正常发育,增加小儿脑瘫发生风险。
2.及时干预高危新生儿情况
对于出现新生儿黄疸的情况,要密切监测黄疸程度,若胆红素水平过高,需及时采取光疗等干预措施,防止发展为核黄疸,核黄疸会严重损伤神经系统。对于有低血糖的新生儿,要及时喂养或通过静脉补充葡萄糖等,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因为低血糖会导致脑组织能量供应不足,造成脑损伤,增加小儿脑瘫发病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