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癫痫包括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失神发作、局灶性发作和新生儿癫痫发作。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有强直期、阵挛期表现,与多种因素有关;失神发作具突然意识丧失等特征,与多种因素及生活方式等相关;局灶性发作分单纯和复杂,分别有不同表现及相关病因;新生儿癫痫发作不典型,与多种因素有关,需注意护理和及时就医。
一、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
1.发作初期表现:小儿可能突然出现意识丧失,随后身体会出现强直期表现,即全身骨骼肌持续性收缩,表现为四肢伸直、眼球上翻、喉部痉挛发出尖叫等,此阶段一般持续10-20秒。接着进入阵挛期,肌肉交替性收缩与松弛,呈现一张一弛的抽动,频率逐渐减慢,持续30-60秒后发作停止。发作后小儿常陷入昏睡状态,醒来后可能有头痛、乏力等不适,对发作过程无记忆。这种发作在任何年龄的小儿都可能出现,与小儿大脑发育不完善、遗传因素(若家族中有癫痫遗传史)、脑部感染(如脑炎等)等因素有关,若小儿频繁出现此类发作,需及时就医排查病因。
二、失神发作
1.典型表现:多见于儿童和少年,突然发生和突然终止的意识丧失是其主要特征。小儿会突然停止正在进行的活动,如正在玩耍的玩具掉落、正在进行的语言交流中断等,双眼凝视前方,持续数秒(一般5-20秒)后意识恢复,继续原来的活动,但对发作过程无记忆。失神发作可能与小儿大脑皮质发育不成熟、脑部缺氧、遗传代谢性疾病等因素相关,在生活方式方面,若小儿长期睡眠不足、过度疲劳等可能诱发失神发作,女性小儿在月经周期等生理变化时也可能有发作频率改变的情况。
三、局灶性发作
1.单纯局灶性发作:发作时小儿意识清楚,可表现为身体某一局部的抽动,如一侧肢体的抽搐、面部肌肉的抽动等,持续时间较短,一般不超过1分钟。也可能出现躯体感觉症状,如一侧肢体的麻木感、针刺感等,还可能有自主神经症状,如面色潮红、出汗、瞳孔散大等。这种发作与小儿脑部局部的病变有关,比如脑部的肿瘤、脑外伤后遗症等,不同性别小儿在发作表现上可能无明显差异,但在生活中若小儿头部受到外伤等不良刺激,可能诱发局灶性发作。
2.复杂局灶性发作:小儿会出现意识障碍,同时伴有精神症状和自动症等表现。意识障碍表现为对周围环境的接触不良,自动症可表现为反复咀嚼、舔唇、搓手、摸索等无目的的动作,持续时间数分钟至半小时不等。其病因可能与小儿脑部的结构性病变,如海马硬化等有关,在病史方面,若小儿有脑部既往病史,如脑炎后遗留的脑部损伤等,更容易出现复杂局灶性发作。
四、新生儿癫痫发作
1.特殊表现:新生儿癫痫发作的表现往往不典型,可能仅表现为轻微的眼球转动、呼吸暂停、面部局部肌肉抽动等。由于新生儿大脑发育尚不成熟,其发作与脑部的多种因素相关,如早产、新生儿窒息、脑部感染等。在护理方面,需要特别注意保持新生儿的呼吸通畅,密切观察其呼吸、心率、眼球等变化,因为新生儿癫痫发作可能会影响其生命体征的稳定,若发现新生儿有疑似癫痫发作的表现,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和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