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检查包括双合诊(了解子宫及双侧附件情况,不同人群检查有差异)、三合诊(弥补双合诊不足,对盆腔炎诊断分期重要,需考虑病史);实验室检查有血常规(判断感染,结合年龄因素)、C-反应蛋白(炎症时升高,需考虑基础疾病影响)、阴道分泌物检查(明确病原体感染,注意女性特殊生理时期);影像学检查有B超(了解盆腔器官情况,不同年龄表现不同,分经腹和经阴)、MRI(复杂情况鉴别诊断,综合多因素考虑)。
一、妇科检查
1.双合诊:医生将一手的两指或一指放入阴道,另一手在腹部配合检查。通过双合诊可以了解子宫的大小、形态、位置、质地,双侧附件(输卵管、卵巢)有无增厚、压痛、包块等情况。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的人群,检查时的感受可能不同,但都能帮助初步判断盆腔内器官的大体状况。比如有性生活史的女性更适合进行双合诊检查,而绝经后女性由于阴道萎缩等情况,操作时需更加轻柔谨慎。
2.三合诊:经阴道、直肠、腹部联合检查。三合诊可以弥补双合诊的不足,更清楚地了解后倾后屈的子宫、盆腔后壁的情况,如有无病变、结节等,对盆腔炎的诊断和分期有重要意义。在进行三合诊时,要考虑患者的病史,如有直肠疾病等可能会影响检查操作和结果判断。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通过检测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等指标来判断是否存在感染。一般来说,盆腔炎患者血常规中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会升高,提示体内有炎症反应。不同年龄人群的正常血常规参考值略有差异,儿童的白细胞计数相对较高,成人则有其相应的正常范围,在分析血常规结果时要结合年龄因素。
2.C-反应蛋白(CRP):CRP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炎症反应时迅速升高。盆腔炎患者CRP水平通常会升高,其升高程度与炎症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相关性。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糖尿病患者,其CRP的变化可能会受到基础疾病的影响,需要综合考虑。
3.阴道分泌物检查:取阴道分泌物进行涂片、培养等检查。可以明确是否有病原体感染,如淋病奈瑟菌、衣原体等。不同性别都可能进行阴道分泌物检查,但女性在不同生理时期,如月经期、孕期等,阴道分泌物的正常情况不同,检查时需注意避开月经期等特殊时期,以保证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三、影像学检查
1.B超检查:B超可以了解盆腔内器官的形态、大小、结构等情况,有助于发现盆腔积液、输卵管增粗、卵巢包块等异常。经腹部B超需要憋尿使膀胱充盈,经阴道B超则不需要憋尿,但对于无性生活史的女性一般不采用经阴道B超检查。不同年龄的女性,如青春期女性和更年期女性,盆腔内器官的B超表现有所不同,在解读B超结果时要考虑年龄因素。例如青春期女性生殖系统处于发育阶段,与成年女性的B超表现有差异。
2.磁共振成像(MRI):对于一些复杂的盆腔情况,MRI可以提供更清晰的软组织成像,有助于鉴别诊断盆腔炎性包块与其他盆腔占位性病变等。但MRI检查相对费用较高,一般在其他检查不能明确诊断时才会考虑使用。在考虑使用MRI检查时,要综合患者的病史、经济状况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