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痴呆症有多种征兆,包括记忆方面近期记忆明显减退、远期记忆部分受损;语言方面找词困难、语言重复;认知方面时间和空间定向障碍、计算能力下降;日常生活能力方面穿衣洗漱等日常活动及家务劳动困难;情绪和行为方面情绪波动大、行为异常,家属需关心照顾老人,及时带其就医并采取措施延缓病情、注意安全。
远期记忆部分受损:随着病情发展,远期记忆也会受到影响,可能忘记过去重要的事件、经历等。比如忘记自己年轻时的工作经历、重大节日等,但相对近期记忆受损的程度可能稍晚出现且进展相对缓慢一些。
语言方面的征兆
找词困难:在交谈过程中,老人会出现难以找到合适词语来表达自己想法的情况。例如,想要表达“杯子”这个物品时,可能会用“那个用来喝水的东西”来替代,而且这种情况会逐渐频繁发生,影响交流的流畅性。
语言重复:会不断重复同样的话语,自己却没有意识到已经说过。比如反复讲述同一个故事,或者重复问同一个问题等。这是因为大脑在语言组织和记忆方面出现了障碍,导致无法正常连贯地表达新的、不同的内容。
认知方面的征兆
时间和空间定向障碍:在时间方面,可能会搞不清现在是什么季节、年份,也记不住具体的日期等。在空间方面,会出现迷路的情况,即使是在熟悉的环境中也会找不到方向,比如在自己居住的小区里迷路,不知道如何从一个地点走到另一个常去的地点。这是由于大脑对时间和空间的感知和整合功能出现了问题。
计算能力下降:老人原本可能有一定的计算能力,比如会自己算账、买菜时计算价格等,但患病后计算能力会明显下降。例如,算不清简单的加减法,在购物付款时无法准确计算应找零的金额等。这是因为大脑的认知功能涉及到数字处理和运算的区域受到了影响。
日常生活能力方面的征兆
穿衣洗漱等日常活动困难:原本能独立完成穿衣、洗漱等活动的老人,会逐渐出现困难。比如穿衣服时分不清衣服的前后、左右,洗漱时不知道如何正确使用洗漱用品的步骤等。这是因为大脑对身体各部位的控制和协调以及对日常活动步骤的记忆和执行功能出现了障碍。
家务劳动能力下降:像做饭、打扫卫生等家务劳动也会变得力不从心。可能会忘记做饭的步骤,或者在打扫卫生时不能有条理地进行,导致家务无法正常完成。这是由于大脑对复杂任务的规划、执行等功能受到了影响。
情绪和行为方面的征兆
情绪波动较大:老人可能会出现无端的焦虑、抑郁、易怒等情绪变化。比如突然因为一点小事就大发雷霆,或者长时间处于情绪低落、悲伤的状态等。这可能是因为大脑的神经递质平衡被打破,影响了情绪调节功能。
行为异常:可能会出现一些异常的行为,比如反复整理物品却又放不好,或者收集一些没有价值的物品并囤积起来等。这些行为与正常的生活习惯改变不同,是大脑功能异常导致的行为模式改变。
对于有老人痴呆症征兆的老人,家属需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照顾,及时带老人到医院进行专业的评估和诊断。如果发现老人有上述征兆,应尽早采取措施,比如帮助老人保持一定的社交活动、进行适当的脑力锻炼等,以延缓病情的发展。同时,要注意老人的安全,避免其因为认知障碍而发生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