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作性睡病的原因

来源:民福康

发作性睡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脑内神经递质失衡、环境因素相关。遗传因素使有家族史人群患病概率升高;脑内下丘脑分泌素缺乏是关键,其他神经递质失衡也有关联;环境因素中病毒感染可触发免疫反应致发病,生活节奏改变会干扰睡眠-觉醒节律增加发病风险,不同年龄段受各因素影响程度不同

一、遗传因素

发作性睡病具有一定的遗传易感性。研究表明,某些基因的突变或变异与发作性睡病的发生密切相关。例如,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基因区域的特定等位基因与发作性睡病的发病风险显著相关。有家族史的人群,其亲属患发作性睡病的概率较普通人群明显升高。不同年龄段的人群,若家族中有发作性睡病患者,需要更加关注自身睡眠等相关状况;对于儿童来说,若家族有病史,更应密切留意其睡眠模式等变化,因为遗传因素在儿童时期就可能埋下发病的潜在伏笔。

二、脑内神经递质失衡

1.下丘脑分泌素(食欲素)缺乏:下丘脑分泌素是由下丘脑外侧区的神经元分泌的一种神经递质,它对维持觉醒状态起着重要作用。发作性睡病患者脑内下丘脑分泌素显著缺乏,这是导致发作性睡病的关键因素之一。下丘脑分泌素缺乏会影响大脑对睡眠-觉醒周期的调节,使得患者容易出现不可抑制的日间嗜睡、发作性猝倒等症状。不同性别、年龄的患者,下丘脑分泌素缺乏的机制可能存在一定差异,但总体上这种神经递质的失衡是发作性睡病发病的重要内在生理基础。对于儿童患者,下丘脑分泌素缺乏可能会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睡眠调节,进而影响身体和大脑的发育;对于成年患者,会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工作和社交等方面。

2.其他神经递质的关联:除下丘脑分泌素外,其他神经递质如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等的失衡也可能与发作性睡病的发病存在一定关联。去甲肾上腺素参与调节觉醒和注意力等功能,5-羟色胺与睡眠、情绪等多种生理过程相关,它们的失衡可能通过复杂的神经机制共同影响发作性睡病的发生发展,但目前对于这些神经递质与发作性睡病具体关联的研究仍在不断深入中。

三、环境因素

1.病毒感染:某些病毒感染可能与发作性睡病的发病有关。例如,有研究发现甲型流感病毒、人类疱疹病毒6型等感染可能会触发机体的免疫反应,进而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增加发作性睡病的发病风险。不同年龄段人群对病毒感染的易感性不同,儿童免疫系统相对不完善,更容易受到病毒感染的影响,从而在病毒感染后更有可能引发发作性睡病相关的神经功能紊乱;成年人若感染相关病毒,也可能因为自身免疫调节等因素而增加发病几率。

2.生活节奏改变:长期的生活节奏紊乱,如经常熬夜、倒班工作等,可能会干扰正常的睡眠-觉醒节律,破坏大脑对睡眠调节的正常机制,从而增加发作性睡病的发病风险。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生活节奏改变的影响程度有所不同。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规律的睡眠对于其大脑发育、身体成长等至关重要,长期生活节奏改变可能会对其睡眠-觉醒系统的正常建立产生不良影响;成年人长期倒班等生活节奏紊乱情况,会打乱自身的神经内分泌调节,使得下丘脑分泌素等神经递质的分泌和调节出现异常,进而增加发作性睡病的发病可能性。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发作性睡病
发作性睡病是一种睡眠障碍,多见于15-30岁群体,临床上将其分为发作性睡病1型、发作性睡病2型,目前病因尚未明确,发病通常与遗传、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神经刺激等因素有关,患者可出现日间睡眠过度、睡眠瘫痪、入睡前幻觉、睡眠行为异常等症状,部分可伴有焦虑、抑郁、社交恐惧等异常情绪。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中医对发作性睡病的治疗方法
卫兰香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发作性睡病的中医治疗方法有中医内治、针灸、艾灸等。 1、中医内治 可以服用柏子养心丸、复方甘草细辛汤、醒神上清汤等温补肾阳,补益心脾,调和营卫,有利于改善发作性睡病的症状。 2、针灸 可以选择三阴交、肾门、鼻交、百会、风府等穴位,通过刺激腧穴来调理气机,活跃大脑皮层,可以缓解病情。 3、艾灸 患者可
发作性睡病会自愈吗
孙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发作性睡病是否会自愈一般与个人体质、临床症状、下丘脑功能等情况有关,具体分析如下: 如果患者体质较好,未出现明显的不适的临床症状,且下丘脑功能完好,此时病情较轻,可能会自愈。如果患者体质较差,出现白天过度睡眠、夜间睡眠障碍、猝倒等临床症状,且下丘脑功能受损,此时病情较为严重,通常不会自愈。 若发作性
嗜睡症是怎么引起的
刘建成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三甲
嗜睡症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比如下丘脑功能异常、睡眠障碍疾病、药物使用不当、心理因素等。 1.下丘脑功能异常 下丘脑分泌素的缺乏被认为与发作性睡病的发生有关。下丘脑在调节睡眠-觉醒周期中起关键作用,其功能障碍可能导致嗜睡症。 2.睡眠障碍疾病 失眠、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不宁腿综合征等,这些疾病会影响睡
总睡觉是什么原因
李静 主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总睡觉可能与过度疲劳、发作性睡病、焦虑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等因素有关。 1.过度疲劳 由于前一天晚上睡眠不足或平时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等原因,导致身体和心理过度疲劳,进而引发白天嗜睡。 2.发作性睡病 发作性睡病是一种神经性疾病,会引起脑内神经递质异常。患者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突然入睡,且睡
睡觉时脚抖动次数频繁怎么回事
顿志平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睡觉时脚抖动次数频繁可能是因发作性睡病、部分性癫痫发作、不安腿综合征等因素导致的。 1、发作性睡病 可能是因下丘脑分泌素分泌不足或缺失导致的,当患者肌张力消失出现梦境扮演行为时,可能会表现为睡觉时脚抖动频繁的症状。 2、部分性癫痫发作 可能是因大脑皮质部位异常病变导致的,当大脑内支配运动的神经元局灶
儿童嗜睡是什么原因
麦坚凝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儿童嗜睡原因有生理因素、药物因素、疾病因素等。 1、生理因素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要更多的睡眠来支持身体发育,所以会出现嗜睡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睡眠需求逐渐减少。 2、药物因素 儿童近期服用抗生素类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抗心律失常药物等来治疗疾病,这些药物可产生副作用,导致儿童嗜睡。 3、疾病
宝宝肺炎会嗜睡吗?
麦坚凝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宝宝肺炎是指小儿肺炎,小儿肺炎可能会引起嗜睡。 小儿肺炎是由病原体感染引起的小儿肺部炎症,当病原体在患儿体内定植繁殖时,会破坏机体正常组织,并刺激免疫应答系统,消耗机体大部分能量,从而出现嗜睡的症状,多伴有发热、咳嗽、气促等症状。但是甲基丙二酸尿症、高氨血症、发作性睡病等疾病,也会造成嗜睡的症状。
嗜睡的原因
蒋少艾 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三甲
嗜睡的原因包括神经衰弱、发作性睡病、脑供血不足等。 1.神经衰弱 若患者存在神经衰弱,很容易因精神压力过大、长期焦虑或抑郁而出现心理疾病,此时便会有嗜睡的表现。 2.发作性睡病 若患者存在发作性睡病,受下丘脑外侧区分泌素神经元特异性丧失的影响,患者可有终身性白天过度嗜睡的情况。 3.脑供血不足 若患
瞌睡多是不是一种病
田鲜美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瞌睡多并不一定就是一种病。 瞌睡多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例如睡眠不足、睡眠质量差、生活压力大、药物副作用等。这些情况下,瞌睡多只是身体的一种反应,而不是疾病。然而,瞌睡多也可能是某些疾病的症状,例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发作性睡病等。这些疾病需要专业的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因此,如果经常感到瞌睡多
儿童嗜睡是什么原因
胡茗 主任医师
苏州市立医院 三甲
儿童嗜睡原因有生理因素、药物因素、疾病因素等。 1、生理因素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要更多的睡眠来支持身体发育,所以会出现嗜睡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睡眠需求逐渐减少。 2、药物因素 儿童近期服用抗生素类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抗心律失常药物等来治疗疾病,这些药物可产生副作用,导致儿童嗜睡。 3、疾病
发作性睡病能自愈吗
吴娜 副主任医师
吉林市人民医院 三甲
发作性睡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睡眠障碍,呈慢性病程;主要表现为白天反复的发作性睡眠,且此种睡眠无法遏制,患者常有猝倒发作和夜间的睡眠障碍。一般此病无法自愈。一旦确诊为发作性睡病,要求患者严格规律作息时间,避免熬夜,保持良好的心态,稳定情绪,避免从事登高、爬山等高危动作。
发作性睡病的跌倒有哪些特点
肖胜伟 主任医师
洛阳市中心医院 三甲
发作性睡病是一种不明原因的慢性睡眠障碍,临床上以不可抗拒的短期睡眠发作为特点。其摔倒的特点为双侧肌力丧失,发作期间意识是清楚的,摔倒时多由面、颈部开始,然后向躯干、四肢扩散。癫痫跌倒的发作形式是突然摔倒,同时伴有意识丧失和肌阵挛发作等情况。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