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切除术后肺炎是由手术体位致分泌物引流不畅、术后活动少影响通气换气、免疫下降等引发,危险因素有老年、术前吸烟、有慢性肺部疾病或糖尿病等,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诊断依据临床表现、胸部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预防包括术前戒烟和呼吸锻炼、术后早下床活动及保持空气流通,处理分抗感染和对症支持,特殊人群老年患者需密切监测护理,有基础疾病患者要控血糖或控基础病。
一、定义
子宫切除术后肺炎是指在子宫切除手术完成后,因各种因素引发的肺部炎症反应,由病原体入侵、呼吸道防御功能改变等多种机制共同作用导致肺部出现炎性病变。
二、发病机制
手术过程中患者处于仰卧位等体位,可能致使呼吸道分泌物引流不畅;术后患者因疼痛等因素常减少活动,卧床时间增加,影响肺部通气换气功能;且术后短期内机体免疫功能会有不同程度下降,为细菌、病毒等病原体侵入肺部创造条件,从而引发肺部炎症。
三、危险因素
年龄:老年患者机体各系统功能衰退,包括呼吸功能、免疫修复能力等,相较于年轻患者,更易在子宫切除术后发生肺炎。
生活方式:术前有吸烟史的患者,其呼吸道纤毛正常运动功能受影响,呼吸道自净能力下降,增加了术后肺炎发生风险。
病史:术前存在慢性肺部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等)的患者,肺部基础状态差,子宫切除术后肺部炎症发生概率升高;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机体抵抗力相对较低,也易引发肺部感染。
四、临床表现
患者可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因感染病原体不同而有差异;伴有咳嗽,初期可能为干咳,后续可出现咳痰,痰液性质多样,可为白色黏液痰或脓性痰;病情严重时会出现呼吸困难,表现为呼吸频率增快、气促等。
五、诊断
临床表现:依据患者术后出现的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进行初步判断。
胸部影像学检查:胸片或胸部CT可见肺部有浸润影等炎性改变征象。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痰培养等病原学检查可明确感染的病原体类型。
六、预防
术前准备:指导患者术前戒烟,以减少呼吸道黏膜损伤及纤毛功能受影响情况;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如深呼吸、有效咳嗽等,提高肺部清除分泌物的能力。
术后护理: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促进呼吸道分泌物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病房空气流通,降低室内病原体浓度。
七、处理
抗感染治疗:根据痰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感染药物(仅提及药物名称)。
对症支持治疗:对于发热患者可进行物理降温等对症处理;对于咳嗽、咳痰患者给予止咳化痰药物对症治疗;对于呼吸困难患者给予氧疗等支持措施,以改善患者呼吸状况。
八、特殊人群提示
老年患者:术后需密切监测呼吸频率、体温等变化,加强呼吸道护理,如定时协助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因老年患者机体反应相对迟钝,需更细致观察病情。
有基础疾病患者:如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水平,因为高血糖环境利于病原体生长繁殖,控制血糖有助于降低肺炎发生风险及促进肺炎康复;合并慢性肺部疾病患者,要在控制基础疾病进展的基础上,预防肺部感染复发,如遵医嘱规律使用治疗慢性肺部疾病的药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