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性脑缺血的症状

来源:民福康

短暂性脑缺血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其他常见症状,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包括运动功能障碍(单侧肢体无力麻木、面部肌肉无力)、言语功能障碍(说话不清、理解言语困难)、感觉功能障碍(单侧身体感觉减退、视物模糊或复视);其他常见症状有眩晕(自身或周围环境旋转摇晃、平衡感失调)、头痛(疼痛性质多样)。

一、短暂性脑缺血的症状表现

(一)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1.运动功能障碍

单侧肢体无力或麻木较为常见,例如患者可能出现手持物品突然掉落,行走时一侧下肢无力,感觉像腿发软、不听使唤等情况。这是因为脑部负责运动调控的区域发生短暂缺血,影响了对肢体运动的正常支配。在年龄较大的人群中,由于血管弹性下降等因素,更容易出现此类运动功能障碍相关症状,且随着年龄增长,发生短暂性脑缺血后出现运动障碍的风险可能增加。对于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史的人群,血管病变基础上更易引发短暂性脑缺血导致运动功能异常。

面部肌肉无力也是常见表现,可表现为口角歪斜,患者自己可能察觉一侧面部感觉异常,比如无法正常做皱眉、鼓腮等动作。这是由于脑部支配面部肌肉运动的神经传导通路受到短暂影响,缺血导致神经功能短暂异常。

2.言语功能障碍

患者可能出现说话不清,表现为发音含糊,表达困难,难以完整表达自己的想法。例如本应能清晰说出的简单句子变得支离破碎,无法准确传达想要表述的内容。这是因为脑部语言中枢相关区域短暂缺血,影响了语言的表达和理解功能。在有长期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中,血管受到损伤,更容易引发短暂性脑缺血导致言语功能障碍。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理解言语困难的情况,即听不懂别人说的话,这也是言语功能障碍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由于语言中枢相关区域的短暂缺血影响了对言语信息的处理和理解。

3.感觉功能障碍

单侧身体感觉减退,比如对疼痛、温度等刺激的感觉不敏感。患者可能感觉一侧肢体触摸时感觉不如另一侧灵敏,或者对冷热感觉的判断出现偏差。这是因为脑部感觉传导相关区域短暂缺血,影响了对身体感觉信号的传导和处理。对于女性而言,在更年期等特殊生理阶段,身体机能发生变化,可能在短暂性脑缺血时更易出现感觉功能障碍相关症状。有高血脂病史的人群,血液黏稠度增加,血管狭窄风险高,更容易因短暂缺血出现感觉功能异常。

还可能出现视物模糊或复视情况,表现为看东西不清楚,或者出现重影现象。这是因为脑部负责视觉处理的区域短暂缺血,影响了视觉信号的传递和处理。

(二)其他常见症状

1.眩晕

患者会感到自身或周围环境旋转、摇晃,平衡感失调。这是由于脑部前庭神经核等与平衡感觉相关的区域短暂缺血,影响了平衡感觉的正常传导和处理。在有颈椎病病史的人群中,颈椎病变可能影响血管供血,更容易在短暂性脑缺血时出现眩晕症状。老年人由于内耳等器官功能衰退,在短暂性脑缺血时也更易发生眩晕情况。

2.头痛

部分患者会出现头痛症状,疼痛性质多样,可能是胀痛、刺痛等。这是因为脑部缺血后,局部血管张力变化等因素刺激神经引起头痛。有偏头痛病史的人群在发生短暂性脑缺血时,头痛症状可能会加重或表现形式有所不同。长期精神压力大、生活不规律的人群,血管调节功能可能受到影响,更容易在短暂性脑缺血时出现头痛症状。

阅读全文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