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息肉不一定都要做手术,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无症状且较小的息肉、接近绝经期的患者可观察;有症状、息肉较大或生长较快等情况需手术。手术一般为息肉摘除术,术后要注意保持外阴清洁、短期避免性生活和盆浴、定期复查等,特殊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无需手术的情况
1.无症状且较小的息肉:若宫颈息肉体积非常小,直径通常在1cm以内,并且患者没有任何不适症状,如阴道异常出血、白带增多等,此时可以选择定期观察。因为部分较小的息肉可能不会引起明显的临床症状,而且有自行消退的可能。例如,一些研究发现,约有一定比例(具体比例因研究而异)的小息肉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后自然消失,这种情况下定期进行妇科检查,监测息肉的变化情况即可。
对于年龄较大、合并多种严重基础疾病,手术风险较高的患者,如果息肉较小且无症状,也可考虑保守观察。因为手术本身存在一定风险,对于这类患者,保守观察带来的风险可能小于手术风险。
2.接近绝经期的患者:接近绝经期的女性,体内激素水平逐渐发生变化,卵巢功能开始衰退。此时如果发现宫颈息肉,可先观察,因为随着绝经后雌激素水平进一步下降,息肉有自行萎缩的可能性。例如,有研究追踪观察接近绝经期女性的宫颈息肉情况,发现部分患者在绝经后息肉逐渐缩小甚至消失。
二、需要手术的情况
1.有症状的息肉:当宫颈息肉引起明显症状时,如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包括性交后出血、非经期阴道流血等,或者白带增多且呈异常性状,如伴有异味、颜色异常等,此时通常需要手术治疗。因为这些症状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持续的出血等情况可能会增加感染等其他并发症的风险。临床研究表明,有症状的宫颈息肉患者通过手术切除后,症状往往能得到明显改善。
对于育龄期有生育计划的女性,若宫颈息肉较大,可能会影响受精卵着床,这种情况下也建议手术切除。较大的息肉可能会阻碍精子进入宫腔,或者影响胚胎的着床环境,手术切除后有助于提高受孕几率。
2.息肉较大或生长较快的情况:如果宫颈息肉直径超过1cm,或者在短时间内(如几个月内)迅速增大,此时需要考虑手术治疗。因为较大的息肉或者生长较快的息肉恶变的风险相对较高。通过手术切除息肉并进行病理检查,可以明确息肉的性质,排除恶变等情况。例如,一些病理检查发现,较大的宫颈息肉中存在一定比例的恶变情况,及时手术切除可以早期发现并处理可能的恶变病变。
对于有长期妇科炎症刺激因素的患者,如慢性宫颈炎长期不愈,导致宫颈息肉反复生长,这种情况下也建议手术切除。因为持续的炎症刺激可能会促进息肉的生长,手术切除后可以去除病灶,同时也有助于控制炎症的进一步发展。
三、手术方式及注意事项
1.手术方式:宫颈息肉手术一般比较简单,通常采用息肉摘除术。在消毒外阴、阴道、宫颈后,用血管钳夹住息肉蒂部,轻轻旋转取下即可。对于较大的息肉,可能需要用电切等方式切除。
2.术后注意事项:术后要注意保持外阴清洁,短期内避免性生活和盆浴,以防感染。同时要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复查,观察宫颈恢复情况以及有无息肉复发等。对于特殊人群,如妊娠期女性发现宫颈息肉,若息肉较小且无症状,可待分娩后再处理;若息肉较大影响分娩,可能需要在适当的时候进行手术切除。对于合并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术后要注意控制血糖,因为高血糖不利于伤口愈合,增加感染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