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积液分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与排卵期、月经期等正常生理过程相关,量少无不适;病理性可由盆腔炎、异位妊娠、黄体破裂、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引起,育龄期、月经期、老年女性有不同情况及需注意的要点,判定病理性盆腔积液需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及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一、盆腔积液与盆腔炎的关系
盆腔积液不一定是盆腔炎。盆腔积液分为生理性盆腔积液和病理性盆腔积液。生理性盆腔积液多发生在女性排卵期、月经期等,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例如女性在排卵期时,卵泡破裂,少量卵泡液会积聚在盆腔,一般积液量较少,直径多小于2cm,无明显不适症状,这种情况与盆腔炎无关。而病理性盆腔积液可能由盆腔炎引起,盆腔炎是女性上生殖道感染性疾病,炎症刺激会导致炎性渗出物积聚在盆腔形成积液,此时除了有盆腔积液外,往往还伴有下腹部疼痛、发热、阴道分泌物增多且有异味等症状,但不能仅凭盆腔积液就判定是盆腔炎,还需结合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其他检查来综合判断。
二、生理性盆腔积液情况
1.发生时期
排卵期:在卵泡发育成熟并排卵的过程中,卵泡液会排出,部分卵泡液会积聚在盆腔最低处,也就是子宫直肠陷凹,一般积液量较少,多可自行吸收,对身体没有不良影响,这种情况多见于育龄期女性,与女性正常的生殖生理过程相关。
月经期:月经期时,少量经血逆流至盆腔也可导致盆腔积液,一般随着月经结束,积液也会逐渐消失,常见于有月经的女性群体。
2.特点
积液量通常较少,一般不超过2cm,患者大多没有明显的不适症状,对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通常不会造成不良影响,不需要特殊治疗。
三、病理性盆腔积液与盆腔炎的关联及其他病因
1.与盆腔炎的关联
当女性患有盆腔炎时,炎症会刺激盆腔组织,使得血管通透性增加,炎性渗出物增多,从而形成盆腔积液。此时除了盆腔积液外,患者多有典型的盆腔炎症状,如下腹部持续性疼痛,活动或性交后加重,可伴有寒战、高热、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阴道分泌物呈脓性、有异味等。通过妇科检查可发现宫颈举痛、子宫压痛、附件区压痛等体征,结合超声等检查发现盆腔积液,再结合病史等综合判断可考虑盆腔炎导致的病理性盆腔积液。
2.其他病因
异位妊娠:异位妊娠破裂或流产时,血液会积聚在盆腔,导致盆腔积液,这种情况常见于有停经史、阴道不规则流血等表现的女性,超声检查可发现盆腔积液以及附件区的异常包块等。
黄体破裂:黄体破裂多发生在月经中期后的黄体期,可引起腹腔内出血,进而导致盆腔积液,患者多有突然发生的一侧下腹部疼痛,疼痛程度不一,部分患者可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盆腔内的异位内膜组织会周期性出血,血液积聚在盆腔形成盆腔积液,患者多有痛经、月经异常、不孕等表现,妇科检查可触及盆腔内有触痛性结节等。
四、特殊人群情况考虑
1.育龄期女性:育龄期女性要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性生活卫生,避免不洁性生活等,以降低盆腔炎等疾病导致盆腔积液的风险。如果出现下腹部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因为育龄期女性盆腔积液可能与生殖系统疾病关系密切。
2.月经期女性:月经期女性要注意外阴清洁,使用合格的卫生巾,避免经期性生活,防止经血逆流引发盆腔积液相关的疾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等。
3.老年女性:老年女性如果出现盆腔积液,要警惕是否有恶性肿瘤等情况,因为老年女性盆腔积液的病因可能与恶性肿瘤导致的渗出等有关,需要进一步进行详细检查以明确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