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的小腹疼痛有多种常见原因,包括生理期相关的原发性痛经、继发性痛经;妊娠相关的异位妊娠、先兆流产;妇科炎症的盆腔炎、附件炎;肠道疾病的急性肠炎、肠易激综合征;泌尿系统疾病的膀胱炎、输尿管结石。不同特殊人群如青春期、妊娠期、围绝经期女性出现小腹疼痛各有需注意的情况,青春期要关注月经等,妊娠期要重视危险情况及时就医,围绝经期要考虑妇科肿瘤等及时检查。
一、生理期相关
原发性痛经:多见于青春期女性,通常在月经来潮前或来潮初期出现小腹疼痛,疼痛性质多为痉挛性,可能与月经时子宫内膜前列腺素含量增高有关,前列腺素可引起子宫平滑肌过强收缩、血管痉挛,造成子宫缺血、缺氧状态而出现痛经,一般有规律的月经周期特点,妇科检查无明显器质性病变。
继发性痛经:由盆腔器质性疾病引起,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的子宫内膜可出现在盆腔多个部位,如卵巢、子宫骶韧带等,在月经期间异位内膜也会出血,刺激周围组织引起疼痛,疼痛多随经期延长而逐渐加重;子宫腺肌病,主要是子宫肌层内的异位内膜腺体充血、周期性出血,导致子宫增大、子宫肌层痉挛性收缩而引起痛经,多有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的表现。
二、妊娠相关
异位妊娠:常见于输卵管妊娠,多有停经史,之后出现小腹疼痛,常为一侧下腹部隐痛或酸胀感,若胚胎着床部位破裂,会出现一侧下腹部撕裂样疼痛,同时伴有阴道流血,严重时可引起晕厥、休克,通过血hCG测定及超声检查可协助诊断。
先兆流产:多发生在妊娠早期,表现为小腹隐痛或坠胀感,伴有少量阴道流血,超声检查可见孕囊,胚胎存活,经休息及适当治疗后部分可继续妊娠,若阴道流血增多或腹痛加剧,可能发展为难免流产。
三、妇科炎症
盆腔炎: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腹膜炎等,多发生在性活跃期、有月经的女性。炎症刺激可引起小腹疼痛,常为下腹部持续性疼痛,活动或性交后加重,可伴有发热、阴道分泌物增多等症状,妇科检查可有宫颈举痛、附件区压痛等。
附件炎:主要指输卵管和卵巢的炎症,单侧或双侧小腹疼痛,按压附件区时疼痛明显,可伴有发热、白带异常等,多由病原体感染引起,如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等。
四、肠道疾病
急性肠炎:多与饮食不洁有关,除了小腹疼痛外,常伴有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疼痛性质可为绞痛,排便后部分患者疼痛可缓解,大便常规检查可能发现白细胞等异常。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病,腹痛部位多在下腹,疼痛性质多样,可伴有排便习惯改变,如腹泻或便秘,精神紧张、焦虑等情绪因素常可诱发或加重症状,肠镜等检查无明显器质性病变。
五、泌尿系统疾病
膀胱炎:女性尿道短而直,容易发生膀胱炎,主要表现为小腹疼痛,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尿液检查可见白细胞、红细胞等,多由大肠杆菌等细菌感染引起。
输尿管结石:可引起小腹一侧的绞痛,疼痛较为剧烈,可向会阴部放射,同时伴有血尿,超声或腹部X线等检查可发现输尿管结石影。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青春期女性:青春期女性出现小腹疼痛,需关注月经情况,有无痛经加重等表现,同时要注意生活规律,避免过度劳累、精神紧张,若疼痛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
妊娠期女性:妊娠期女性出现小腹疼痛要高度重视,尤其是有停经史的女性,需尽快明确是否为异位妊娠等危险情况,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保障母婴安全。
围绝经期女性:围绝经期女性出现小腹疼痛,要考虑妇科肿瘤等疾病的可能,如子宫肌瘤、卵巢肿瘤等,应及时进行妇科检查、超声等相关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