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出现眼睛发黑、头晕等症状可能由体位性低血压、贫血、低血糖、心血管系统疾病等引起,其中心体位性低血压是因姿势改变致回心血量减少等,贫血与营养等有关,低血糖与空腹久等有关,心血管系统疾病相对少见,应对需停止站立、调整生活方式,特殊人群需注意,频繁出现要就医检查。
一、体位性低血压
1.发生机制:青少年从卧位或蹲位突然站起时,身体姿势快速改变,重力作用使血液淤积在下肢静脉,导致回心血量减少,心输出量降低,进而引起脑供血不足,出现眼睛发黑、头晕症状。一般持续时间较短,数秒至数十秒可缓解。例如相关研究表明,人体直立时,约有500-800ml血液滞留于下肢静脉,正常情况下心血管系统会通过神经-体液调节机制快速代偿,但青少年可能因自主神经调节功能尚未完全成熟,代偿不及时就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2.影响因素:与青少年的生活方式有关,比如长时间站立、突然起身过快、脱水(如大量出汗未及时补充水分)等情况容易诱发。若青少年本身存在营养不良等情况,也可能加重这种情况,因为身体营养状况不佳会影响血液的正常容量等因素,进一步影响血液循环。
二、贫血
1.发生原因及表现:青少年贫血可能是由于营养不良(如缺乏铁、维生素B12、叶酸等造血原料)、慢性疾病等原因引起。贫血时血液携带氧气的能力下降,当突然站起来时,脑缺氧加重,就会出现眼睛发黑、头晕症状。例如缺铁性贫血较为常见,是因为铁摄入不足、吸收不良或丢失过多导致体内铁缺乏,影响血红蛋白合成,进而影响氧气运输。一般还会伴有面色苍白、乏力等表现。
2.年龄性别因素:青春期女孩由于月经等原因,铁丢失较多,相对更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青少年整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营养物质需求大,如果饮食结构不合理,就更易出现营养性贫血等情况。
三、低血糖
1.引发情况及机制:如果青少年空腹时间过长、运动量过大而未及时补充能量等,可能出现低血糖。血糖是大脑的主要能源物质,低血糖时大脑供能不足,突然站起时脑供血相对不足,就会出现眼睛发黑、头晕症状,还可能伴有心慌、手抖、出汗等表现。比如有些青少年为了减肥过度节食,就容易引发低血糖。
2.生活方式影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作息不规律、过度劳累等,会影响身体的糖代谢调节,增加低血糖发生风险,进而在突然站起时出现相关不适症状。
四、心血管系统疾病
1.潜在疾病及表现:虽然青少年心血管系统疾病相对较少,但也不能完全排除。例如先天性心脏病等,可能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导致心脏输出量不足,当体位改变时脑供血进一步减少,出现眼睛发黑、头晕。不过这种情况相对少见,但如果反复出现且伴有其他异常表现(如活动后气促、胸痛等),需要引起重视。
2.病史相关:如果青少年有先天性心脏病家族史等相关病史,就需要更加警惕,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心脏超声等,以明确心脏结构和功能是否正常。
五、应对建议
1.一般处理:当出现眼睛发黑、头晕时,应立即停止站立,最好坐下或躺下,以增加回心血量,改善脑供血。
2.生活方式调整:青少年应保持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合理饮食,保证营养均衡,摄入富含铁、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避免长时间站立后突然起身过快,起身时应缓慢进行。
3.特殊人群提示:对于青春期女孩,要注意月经期间的营养补充;有先天性心脏病家族史等高危因素的青少年,应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关注心血管系统健康状况。如果频繁出现站起来眼睛发黑头晕的情况,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血常规、血糖、心电图等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