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经分为原发性闭经和继发性闭经,原发性闭经与遗传因素、先天性生殖道畸形、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等有关;继发性闭经原因多样,下丘脑性闭经与精神应激、体重下降和神经性厌食、运动性闭经、药物等有关,垂体性闭经包括垂体肿瘤、垂体梗死,卵巢性闭经有卵巢早衰、卵巢功能性肿瘤,子宫性闭经常见Asherman综合征、子宫内膜炎、子宫切除后或宫腔放射治疗后等情况。
一、闭经的定义
闭经是常见的妇科症状,表现为无月经或月经停止。通常分为原发性闭经和继发性闭经,原发性闭经指年龄超过14岁,第二性征未发育;或年龄超过16岁,第二性征已发育,但月经仍未来潮。继发性闭经指正常月经建立后,月经停止6个月以上,或按自身原来月经周期计算停止3个周期以上。
二、原发性闭经的原因
1.遗传因素:某些遗传性疾病可导致原发性闭经,如特纳综合征(45,XO核型),患者染色体异常,表现为身材矮小、第二性征不发育等,这是由于染色体遗传缺陷导致性腺发育不全,从而引起闭经。
2.先天性生殖道畸形:例如处女膜闭锁,由于处女膜无孔,月经血无法排出,导致青春期后逐渐出现月经潴留,进而引起闭经,这类患者往往伴有周期性下腹痛。
3.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除特纳综合征外,其他先天性卵巢发育异常也可导致原发性闭经,卵巢不能正常发育产生雌激素和孕激素,影响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导致闭经。
三、继发性闭经的原因
1.下丘脑性闭经
精神应激:突然或长期的精神压抑、紧张、忧虑、环境改变等,可通过下丘脑影响垂体功能,进而影响卵巢功能导致闭经。例如长期处于高压工作环境的女性,可能出现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紊乱,引起闭经。
体重下降和神经性厌食:过度节食、运动量过大等导致体重急剧下降,体脂过少可影响下丘脑GnR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从而引起闭经。神经性厌食患者由于严重的营养缺乏,下丘脑功能受影响,出现闭经,同时常伴有消瘦、低体重等表现。
运动性闭经:长期剧烈运动,如长跑运动员等,也可引起闭经,机制与下丘脑功能紊乱有关,运动引起的应激可抑制GnRH分泌。
药物: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可引起继发性闭经,如长期服用避孕药,停药后可能出现暂时性闭经;抗精神病药物等也可能影响下丘脑-垂体功能导致闭经。
2.垂体性闭经
垂体肿瘤:如催乳素瘤,垂体泌乳素瘤可分泌过多泌乳素,抑制下丘脑GnRH的分泌,从而抑制卵巢功能,导致闭经,同时可出现溢乳等症状。
垂体梗死:常见的为希恩综合征,由于产后大出血休克,导致垂体缺血坏死,尤其是腺垂体破坏较重时,可引起闭经,同时伴有性腺萎缩、甲状腺及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表现。
3.卵巢性闭经
卵巢早衰:女性在40岁以前出现卵巢功能减退,表现为闭经、雌激素水平低落及促性腺激素升高。其病因可能与遗传因素、自身免疫性疾病、医源性损伤(如放疗、化疗)等有关。例如自身免疫性疾病攻击卵巢组织,导致卵巢功能过早衰退。
卵巢功能性肿瘤:如睾丸母细胞瘤等,肿瘤可分泌雄激素,抑制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引起闭经。
4.子宫性闭经
Asherman综合征:为子宫性闭经最常见的原因,多因人工流产刮宫过度或产后、流产后出血刮宫损伤子宫内膜,导致宫腔粘连而闭经。例如多次人工流产的女性,子宫内膜受损,容易发生宫腔粘连,引起闭经。
子宫内膜炎:严重的子宫内膜炎可破坏子宫内膜导致闭经,如结核性子宫内膜炎,结核杆菌侵犯子宫内膜,造成内膜破坏和瘢痕形成,引起闭经。
子宫切除后或宫腔放射治疗后:子宫切除后无子宫内膜,宫腔放射治疗后可破坏子宫内膜,导致闭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