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延误治疗会有哪些危害
帕金森病延误治疗会带来多方面严重后果,运动功能进行性恶化,非运动症状加重,并发症风险增加,运动功能恶化致震颤等症状加重、影响日常生活自理;非运动症状方面认知功能损害加速、精神心理问题加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加剧;并发症上易引发肺部感染、骨折及深静脉血栓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与健康。
非运动症状加重
认知功能损害:有研究发现,帕金森病延误治疗会加速患者认知功能的下降。帕金森病相关的病理改变不仅局限于运动系统,还会累及大脑的认知相关区域,随着病情延误,这种病理影响会使得患者出现记忆力减退,尤其是近期记忆力下降明显,学习新事物的能力减弱,注意力难以集中,执行功能也会受损,表现为难以完成复杂的任务,如规划一天的行程等,严重时可能发展为帕金森病痴呆,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负担,对于女性患者而言,由于其在认知功能方面可能存在的一些生理特点,这种认知损害的影响可能会更易被察觉且对生活的干扰更大。
精神心理问题:延误治疗还会使患者的精神心理问题加重。患者可能出现抑郁、焦虑等情绪障碍,抑郁表现为情绪低落、对以往感兴趣的事情失去兴趣、缺乏活力等,焦虑则表现为过度担忧、紧张不安等。这是因为帕金森病的病理变化影响了脑内的神经递质平衡,延误治疗导致神经递质紊乱情况加剧,从而引发精神心理方面的异常,而不同生活方式的患者,比如长期久坐、缺乏社交活动的患者,在帕金森病延误治疗后,精神心理问题可能会更严重,因为他们缺乏外界积极因素的调节来缓解帕金森病带来的负面情绪影响。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帕金森病延误治疗会让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情况加重。患者可能出现便秘、尿频、尿急、体位性低血压等症状。便秘是由于胃肠道的自主神经受累,延误治疗使得胃肠道蠕动进一步减慢,大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水分被过度吸收,导致大便干结难以排出;体位性低血压则是因为自主神经对血压的调节功能受损,延误治疗后这种调节功能障碍加剧,患者从卧位或坐位站起时,血压迅速下降,出现头晕、眼前发黑等症状,这在老年患者中更为危险,因为老年患者本身血管弹性较差,体位性低血压可能会增加跌倒骨折等意外事件的发生风险。
并发症风险增加
肺部感染:帕金森病患者由于运动迟缓,吞咽功能可能会受到影响,延误治疗会使吞咽困难情况加重,导致患者进食、饮水时容易发生误吸,进而引发肺部感染。长期卧床的帕金森病患者本身就存在肺部痰液排出不畅的问题,延误治疗后运动功能进一步恶化,患者活动减少,痰液更易积聚在肺部,增加了肺部感染的几率,对于有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来说,肺部感染的风险会更高,因为吸烟会损害呼吸道黏膜,降低呼吸道的防御功能。
骨折:运动功能的进行性恶化使得患者平衡能力下降,容易发生跌倒,延误治疗后这种跌倒风险进一步增加,从而导致骨折的发生风险升高。尤其是髋部骨折,一旦发生髋部骨折,患者需要长期卧床休息,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如肺炎、深静脉血栓等,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对于女性患者,由于骨骼质量相对男性可能更易出现骨质疏松等情况,在帕金森病延误治疗后发生骨折的后果可能更为严重,康复难度也更大。
深静脉血栓:患者运动减少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危险因素,帕金森病延误治疗后运动功能恶化,患者活动明显减少,血液回流减慢,容易在下肢深静脉形成血栓。深静脉血栓一旦脱落,随血液循环到达肺部,会引发肺栓塞,这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对于有高血压、高血脂等基础病史的患者,在帕金森病延误治疗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会进一步升高,因为基础病史会影响血液的流变学特性,促进血栓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