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盆腔炎的诊断涉及病史采集、症状观察、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腹腔镜检查等多方面。病史采集需了解月经史、生育史、既往感染史;症状有下腹疼痛、月经异常、不孕等;体格检查包括腹部和盆腔检查;实验室检查有血常规、CRP;影像学检查有B超、MRI;腹腔镜检查适用于诊断困难者且有禁忌情况。
一、病史采集
1.月经史:了解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等情况,慢性盆腔炎患者可能有月经紊乱的表现,如经期延长、经量增多等,不同年龄女性月经特点不同,青春期女性月经初潮后可能尚不稳定,而围绝经期女性月经逐渐紊乱,这些月经异常情况可能与慢性盆腔炎导致的盆腔充血等有关。
2.生育史:询问是否有流产、分娩史,流产或分娩过程中若有宫腔操作,如刮宫等,增加了盆腔感染的风险,从而可能引发慢性盆腔炎,不同生育状态的女性(未育、已育、流产后等)感染风险不同,已育女性相对经历过宫腔操作等情况的概率更高。
3.既往感染史:既往是否有过盆腔感染病史,如急性盆腔炎未彻底治愈可迁延为慢性盆腔炎,不同生活方式人群感染风险不同,如性生活活跃且不注意卫生的女性既往感染风险相对较高。
二、症状观察
1.下腹疼痛:慢性盆腔炎患者多有下腹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常在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剧,不同性别均可能出现,但女性因盆腔解剖结构特点更易受影响,疼痛程度和表现因个体差异不同,有的可能为隐痛,有的则较为明显。
2.月经异常:如前文所述的月经紊乱,包括经期延长、经量增多等,不同年龄女性表现有所不同,青春期女性可能影响内分泌调节,围绝经期女性可能与卵巢功能衰退等共同作用导致月经异常。
3.不孕:慢性盆腔炎可导致输卵管粘连、阻塞,从而引起不孕,尤其对于有生育需求的女性影响较大,不同生育意愿人群(有生育意愿、无生育意愿)此表现的意义不同。
三、体格检查
1.腹部检查:妇科检查时可见子宫后倾、活动受限,若为输卵管炎,则可在子宫一侧或两侧触及增粗的输卵管,呈条索状,有轻度压痛;若为输卵管积水或输卵管卵巢囊肿,则可触及囊性肿物,活动受限,不同体型女性触诊感受可能不同,较瘦女性可能更易触及异常肿物。
2.盆腔检查:阴道检查可见宫颈充血、水肿,有脓性分泌物自宫颈口外流,穹窿有明显触痛等,通过这些体征来初步判断盆腔炎症情况。
四、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慢性盆腔炎急性发作时,血常规可显示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通过检测血常规了解体内炎症反应情况,不同年龄人群血常规正常参考值略有差异,儿童和成人的白细胞正常范围不同。
2.C-反应蛋白(CRP):CRP升高提示体内有炎症反应,慢性盆腔炎活动期可能出现CRP升高,可辅助判断炎症状态。
五、影像学检查
1.B超检查:B超可发现盆腔内有炎性包块,如输卵管增粗、输卵管卵巢囊肿等,通过B超可以直观看到盆腔内组织器官的形态结构变化,不同分辨率的B超可能观察效果略有不同,而且对于肥胖女性可能因肠道气体干扰影响观察。
2.磁共振成像(MRI):对于一些B超难以明确诊断的情况,MRI可更清晰地显示盆腔内组织的病变情况,如盆腔内炎症累及范围等,但相对B超应用较少,费用也较高。
六、腹腔镜检查
1.适用情况:对于诊断困难的慢性盆腔炎患者可考虑行腹腔镜检查,可直接观察盆腔脏器的病变情况,如输卵管、卵巢的外观等,能明确是否存在炎症及炎症的严重程度,但属于有创检查,有一定风险。
2.禁忌情况:对于有严重心肺功能障碍、腹腔广泛粘连等情况的患者禁忌行腹腔镜检查,特殊人群如孕妇等一般也不选择腹腔镜检查,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