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具有一定遗传倾向部分患者存遗传因素,脑部疾病中先天性脑发育异常、颅脑外伤、颅内感染、脑血管病、颅内肿瘤可引发,全身或系统性疾病里代谢性疾病的低血糖、低血钙,缺氧性疾病,中毒等能导致,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为诱发因素,儿童需防高热惊厥,孕妇用药需遵医嘱调整,老年要控基础病及注意作息情绪等。
一、遗传因素
癫痫具有一定遗传倾向,约20%~60%的癫痫患者存在遗传因素。某些基因突变可增加癫痫易感性,例如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夜间额叶癫痫相关基因等,家族中有癫痫病史者,后代患癫痫的风险较普通人群更高,遗传方式包括单基因遗传、多基因遗传等多种形式。
二、脑部疾病
(一)先天性脑发育异常
如大脑灰质异位、结节性硬化等,胚胎发育时期的异常导致脑部结构畸形,进而引发癫痫,这类情况在儿童癫痫患者中较为常见。
(二)颅脑外伤
包括产伤(新生儿因分娩过程导致的颅脑损伤)、交通事故等造成的颅脑损伤,伤后数月或数年内可诱发癫痫,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与癫痫发作的风险呈正相关。
(三)颅内感染
脑炎、脑膜炎、脑脓肿等颅内感染急性期可引起癫痫发作,感染痊愈后形成的瘢痕和脑膜粘连等病理改变,可能成为癫痫灶持续存在。
(四)脑血管病
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等脑血管病均可引发癫痫,脑梗死后癫痫发生率约5%~20%,脑出血后约30%~40%,脑血管病变导致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神经细胞损伤从而诱发癫痫。
(五)颅内肿瘤
成年期起病的癫痫中约1/3由颅内肿瘤引起,肿瘤的压迫、浸润等作用破坏脑部正常结构和功能,导致神经元异常放电引发癫痫。
三、全身或系统性疾病
(一)代谢性疾病
1.低血糖:大脑能量供应不足可引发癫痫,严重低血糖持续超过1小时可能造成不可逆脑损伤,常见于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等情况。
2.低血钙:影响神经肌肉兴奋性,儿童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搐症可伴发癫痫发作,血钙水平过低时神经细胞稳定性下降易诱发异常放电。
(二)缺氧性疾病
如窒息、心肺复苏后缺氧等导致脑缺氧损伤,进而诱发癫痫,脑缺氧使神经细胞代谢紊乱,引发异常电活动。
(三)中毒
铅、汞、一氧化碳中毒以及有机磷农药中毒等可损伤脑部,干扰神经细胞正常功能,从而引发癫痫。
四、其他诱发因素
(一)年龄因素
不同年龄段癫痫诱发因素有差异,新生儿及婴儿期常见产伤、先天性疾病等;儿童及青少年期常见遗传因素、特发性癫痫等;成年期常见颅脑外伤、颅内肿瘤等;老年期常见脑血管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等。
(二)性别因素
某些癫痫类型存在性别差异,例如青少年肌阵挛癫痫女性略多见,但整体性别对癫痫诱发的直接影响相对较小,主要还是由基础病因等决定。
(三)生活方式因素
睡眠不足、过度疲劳、饮酒、暴饮暴食、情绪激动等可诱发癫痫发作,长期熬夜导致睡眠剥夺会降低大脑对癫痫发作的阈值,使神经细胞更容易异常放电。
(四)病史因素
既往有脑部疾病史(如颅脑外伤、颅内感染等)、癫痫家族史的人群,癫痫诱发风险更高,有颅脑外伤病史者比无外伤史者癫痫发病风险增加。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癫痫患者
需特别注意避免高热惊厥,高热惊厥频繁发作可能转变为癫痫,家长应密切关注儿童体温变化,出现高热时及时采取降温措施,如物理降温等。
(二)孕妇癫痫患者
需谨慎用药,某些抗癫痫药物可能对胎儿有影响,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以平衡癫痫控制与胎儿安全的关系,定期进行产前检查监测胎儿情况。
(三)老年癫痫患者
要关注脑血管病等基础疾病的控制,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预防脑血管意外发生,从而降低癫痫发作风险,同时生活中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情绪过度波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