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后遗症包括运动功能障碍、认知障碍、言语障碍、吞咽障碍和感觉障碍。运动功能障碍有肢体瘫痪、肌张力异常、共济失调;认知障碍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执行功能障碍;言语障碍包含失语症、构音障碍;吞咽障碍是吞咽困难;感觉障碍有躯体感觉异常,各障碍因损伤部位及年龄等因素表现有差异且对不同人群影响不同。
肢体瘫痪:脑出血后常见出现一侧或双侧肢体力量减退、活动,严重时完全不能活动,这是因为脑出血损伤了支配运动的脑区神经,影响神经传导导致肌肉无法正常接收指令产生运动。比如内囊部位出血损伤,内囊是运动纤维集中通过的地方,损伤后会出现明显偏瘫。在不同年龄人群中表现类似,但儿童可能因自身修复能力相对强,恢复程度可能相对好点,但也会有运动受限;对于有基础运动疾病病史的人,可能恢复更慢。
肌张力异常:可出现肌张力增高或减低。肌张力增高表现为肢体僵硬,活动受限;肌张力减低则肢体松软。这是由于脑出血破坏了锥体系和锥体外系的平衡,影响对肌肉张力的调节。年龄较小的儿童脑出血后,因神经系统发育未完全,肌张力异常表现可能更需密切观察后续发育中运动能力情况;有神经系统基础病史者,肌张力异常可能加重原有病情相关运动问题。
共济失调:表现为平衡障碍、步态不稳、动作不协调等,是因为脑出血损害了小脑或其传导通路,影响了机体的平衡和协调功能。不同年龄人群共济失调表现程度有差异,儿童可能在学习行走等运动时受影响更明显,有既往神经系统病史者共济失调可能使原有生活活动能力进一步下降。
认知障碍
记忆力减退:表现为对近期发生的事情遗忘明显,可能记不住刚说过的话、刚做过的事等。这是因为脑出血影响了大脑中与记忆相关脑区的功能,如海马等部位受损。年龄较大人群本身记忆力随年龄有减退趋势,脑出血后更易加重;有头部外伤等既往病史者,记忆力减退可能更严重。
注意力不集中:难以长时间保持对某一事物的专注,容易被外界干扰。是由于脑出血破坏了维持注意力的神经网络。儿童注意力本身发展不完善,脑出血后可能对其学习等产生更大影响;有精神心理基础病史者,注意力不集中可能与原有病情叠加。
执行功能障碍:包括计划、组织、解决问题等能力下降,比如不能很好地规划完成一项任务等。是因为脑出血损害了负责执行功能的脑区,如前额叶等。不同年龄人群执行功能障碍影响生活不同方面,老年人可能在日常事务处理上更受影响,有脑部疾病既往史者执行功能障碍可能使生活自理等能力下降。
言语障碍
失语症:可表现为运动性失语(能理解他人语言,但自己不能流畅表达)、感觉性失语(能表达,但不能理解他人语言)、命名性失语(能说出物品用途,但叫不出名称)等。是因为脑出血损伤了语言中枢相关区域,如布洛卡区、韦尼克区等。年龄较小儿童言语功能还在发展中,脑出血后言语障碍可能影响其语言发育进程;有语言相关基础病史者,言语障碍可能使原有语言问题加重。
构音障碍:表现为发音不清、语速异常等,是由于脑出血影响了控制发音的肌肉运动和神经传导,导致发音器官协调运动障碍。不同年龄构音障碍对生活影响不同,儿童可能在学习语言交流上受阻碍,有咽喉部等基础病史者构音障碍可能使原有发音问题加重。
吞咽障碍
吞咽困难:进食时出现吞咽费力、呛咳等情况,这是因为脑出血损伤了吞咽中枢或相关神经,影响了吞咽反射的正常进行。年龄较小儿童吞咽障碍可能影响营养摄入,需特别关注喂养方式;有食管等基础病史者,吞咽困难可能导致进食风险增加。
感觉障碍
躯体感觉异常:包括感觉减退(对触觉、痛觉等感觉不敏感)或感觉过敏(对正常刺激感觉过强),是因为脑出血损害了躯体感觉传导通路或感觉中枢。不同年龄感觉障碍表现不同,老年人对感觉异常可能更易忽视,儿童感觉障碍可能影响其对自身身体状况的感知和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