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有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两方面表现。运动症状包括首发的静止性震颤(常始于一侧上肢远端,中老年人多见,长期接触环境毒素可能增加风险)、肌肉僵硬(男女发病无明显差异,有神经系统疾病家族史易出现)、运动迟缓(动作缓慢笨拙,年龄越大风险越高,缺乏运动可加重);非运动症状有嗅觉减退(早期常见,年龄增长影响明显,长期吸烟等关联待研,有鼻腔疾病史易出现)、睡眠障碍(入睡困难等,老年患者常见,不规律作息加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早期便秘、体位性低血压等,年龄大易发生,缺乏膳食纤维加重便秘,有心血管病史症状更重)、精神症状(早期抑郁,老年患者发生率高,女性相对易有抑郁倾向,长期精神压力大诱发或加重)。
一、运动症状方面
1.震颤:多为首发症状,常始于一侧上肢远端,典型表现为静止性震颤,即安静时出现,情绪激动或紧张时加重,运动时减轻,入睡后消失。这种震颤具有节律性,频率约4~6Hz,像搓丸样动作。研究发现,帕金森病患者脑内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丢失,导致基底节区多巴胺含量显著降低,影响运动调控,从而引发静止性震颤,在年龄方面,多见于中老年人,但近年来也有青年发病的零星报道,生活方式上,长期接触某些环境毒素可能增加发病风险,有相关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长期接触农药等环境因素与帕金森病震颤的发生存在一定关联。
2.肌强直:表现为肌肉僵硬,患者感觉肢体发紧、活动不灵活。检查时可发现铅管样强直(不伴有震颤时)或齿轮样强直(伴有震颤时)。肌强直的发生与多巴胺能神经元受损后,锥体外系功能紊乱有关,在性别上,男女发病无明显显著差异,但在病史方面,有神经系统疾病家族史的人群相对更易出现肌强直等帕金森病早期症状。
3.运动迟缓:可表现为随意运动减少,动作缓慢、笨拙。比如面部表情减少,眨眼次数减少,呈现“面具脸”;书写时字体越写越小,称为“小写症”等。运动迟缓的机制与多巴胺能递质缺乏导致基底节运动调节功能障碍密切相关,年龄越大,发生运动迟缓的风险相对越高,生活方式中缺乏运动可能会使运动迟缓症状更早出现或加重,有帕金森病家族病史的人群需更加留意自身运动功能变化。
二、非运动症状方面
1.嗅觉减退:很多帕金森病患者在早期会出现嗅觉减退的情况,甚至部分患者将嗅觉减退作为首发症状。研究表明,嗅觉神经细胞与多巴胺能神经元存在一定关联,帕金森病早期病变可能影响到嗅觉系统相关神经通路,年龄增长是嗅觉减退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年龄增加,嗅觉功能本身会有生理性减退,而帕金森病患者这种减退往往更为明显,生活方式中长期吸烟等可能会对嗅觉产生一定影响,但与帕金森病嗅觉减退的具体关联还需进一步研究,有鼻腔疾病病史的人群可能更容易出现嗅觉减退相关问题。
2.睡眠障碍:常见的有入睡困难、多梦、易醒、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等。睡眠障碍的发生与帕金森病导致的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有关,多巴胺能递质系统失衡会影响睡眠-觉醒周期的调节,在年龄上,老年帕金森病患者睡眠障碍更为常见,性别差异不明显,生活方式中不规律的作息可能会加重睡眠障碍,有睡眠相关疾病病史的帕金森病患者睡眠问题可能更加突出。
3.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早期可出现便秘,这是由于胃肠蠕动减慢所致;还可能有体位性低血压,表现为站立时血压下降,出现头晕、黑矇等,这与自主神经系统受损,血管舒缩功能调节异常有关,年龄较大的帕金森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相对更易发生,男性和女性在这方面无显著性别差异,生活方式中缺乏膳食纤维摄入等可能会加重便秘症状,有心血管疾病病史的帕金森病患者体位性低血压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可能更易出现且症状更严重。
4.精神症状:早期可能出现抑郁情绪,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缺乏活力等,这与脑内神经递质改变有关,多巴胺、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失衡参与了抑郁的发生,在年龄方面,老年帕金森病患者抑郁发生率较高,性别上女性相对更易出现抑郁倾向,但不是绝对的,生活方式中长期精神压力大等可能会诱发或加重抑郁症状,有精神疾病病史的帕金森病患者精神症状可能更早或更严重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