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得了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有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运动症状包括约70%患者首发的静止性震颤(多始于一侧上肢远端,呈“搓丸样”动作等)、肢体肌强直(可致齿轮样强直等)、运动迟缓(如动作缓慢、“面具脸”、“小写症”等);非运动症状有嗅觉减退(约90%患者存在且可能与病情进展有关)、睡眠障碍(如入睡困难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如便秘、体位性低血压等)、认知障碍和精神症状(如记忆力减退、抑郁等)。医生会通过详细问诊、神经系统查体及辅助检查(影像学、实验室检查等)综合判断是否患病。
一、运动症状方面
1.静止性震颤:约70%的帕金森病患者首发症状为震颤,多始于一侧上肢远端,表现为静止时手抖,典型的呈“搓丸样”动作,频率约4~6Hz,随意运动时减轻或停止,紧张或激动时加剧,睡眠时消失。例如有研究显示,帕金森病患者的静止性震颤具有独特的频率和节律特征,与其他震颤性疾病有明显区别。
2.肌强直:患者肢体可感觉发僵、发硬。检查时可发现齿轮样强直,即屈伸肢体时感觉到均匀阻力基础上间断停顿样感觉,如同转动齿轮。这种肌强直会影响患者的运动功能,随病情进展可导致姿势异常等问题,不同年龄、性别患者表现可能无显著差异,但年龄较大者可能因基础身体状况不同,肌强直带来的行动障碍更明显。
3.运动迟缓:表现为动作缓慢,主动运动减少。如起床、翻身、步行、转弯等动作变缓;面部表情减少,呈现“面具脸”;书写时字体越写越小,称为“小写症”等。不同生活方式人群可能因长期运动习惯不同,运动迟缓的察觉时间有差异,例如长期缺乏运动者可能更早发现自身运动较以往变慢。
二、非运动症状方面
1.嗅觉减退:很多帕金森病患者在运动症状出现前数年就有嗅觉减退的情况,这是较为常见的非运动症状。研究发现,约90%的帕金森病患者存在嗅觉障碍,且嗅觉减退的程度与疾病的进展可能有一定关联。年龄较大者可能本身嗅觉功能会随年龄下降,但帕金森病导致的嗅觉减退往往更为明显且进展较快。
2.睡眠障碍:常见的有入睡困难、多梦、易惊醒、睡眠中拳打脚踢等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不同性别患者睡眠障碍表现可能无本质区别,但女性在更年期等特殊生理阶段可能因激素变化等因素影响,睡眠障碍表现更突出。生活方式中长期熬夜等人群可能本身睡眠基础差,更易出现帕金森病相关睡眠障碍的叠加。
3.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可表现为便秘、尿频、尿急、体位性低血压等。便秘是较常见的,由于胃肠道蠕动减慢所致。体位性低血压表现为从卧位或坐位站起时血压突然下降,出现头晕、眼花甚至跌倒等情况,老年人本身血压调节功能相对较弱,发生体位性低血压时风险更高。
4.认知障碍和精神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认知障碍,如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发展为痴呆。也可能出现精神症状,如抑郁、焦虑、幻觉、妄想等。不同年龄患者认知和精神症状的表现及进展速度可能不同,年龄较大者认知功能衰退基础上,帕金森病相关认知障碍可能更早更严重。
三、医生评估与辅助检查
1.医生详细问诊: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出现时间、发展过程、家族史等情况。对于有帕金森病家族史的人群,需提高警惕,因为遗传因素在帕金森病发病中占一定比例。不同年龄人群问诊重点略有不同,儿童帕金森病相对少见,但如有相关症状也需详细询问出生史、生长发育史等。
2.神经系统查体:医生会进行细致的神经系统检查,除了观察运动症状外,还会检查反射、感觉等情况。例如检查肢体的肌张力、步态等。
3.辅助检查
影像学检查:头颅磁共振成像(MRI)可排除其他脑部病变引起的类似症状。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或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在疾病早期可能发现脑内多巴胺转运体功能减退等情况,对帕金森病的早期诊断有一定帮助,但费用相对较高。
实验室检查:一般无特异性的实验室指标,但可通过检查排除其他疾病。如血液、脑脊液检查等,排除感染、代谢性疾病等可能mimicking(模仿)帕金森病的情况。
如果怀疑自己可能患有帕金森病,应及时就诊,由医生根据详细的病史、症状、查体及辅助检查等综合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