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早期有感觉异常相关症状,如麻木、刺痛或灼痛、感觉减退;有外观及皮肤相关症状,如皮肤干燥、颜色改变、皮肤温度变化;还有足部形态及其他相关症状,如足部畸形、轻微破溃或损伤不易愈合,这些症状与糖尿病引起的神经、血管病变及不良生活方式等有关,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需关注。
一、感觉异常相关症状
1.麻木感:患者常感觉足部皮肤有麻木的情况,这是由于糖尿病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导致。高血糖会损伤神经纤维,影响神经传导功能,使得足部对触觉等感觉的感知能力下降,出现麻木,这种麻木可能从足部远端开始逐渐向上发展,年龄较大的糖尿病患者由于病程相对较长,更易出现此类神经病变相关症状,且女性在血糖控制不佳时神经病变发生风险可能相对更高一些,长期高糖饮食、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加重神经损伤导致麻木感更明显。
2.刺痛或灼痛:部分患者会出现足部的刺痛或灼痛症状,这也是周围神经病变的表现。神经受损后信号传导异常,可能会让患者产生类似针刺或烧灼般的疼痛感觉,在夜间往往更为明显,影响患者睡眠,对于有糖尿病病史较长且血糖控制不稳定的人群,这种疼痛症状出现的几率会增加,生活方式不健康如吸烟等会加重神经的损伤程度从而使疼痛加剧。
3.感觉减退:足部对温度、疼痛等感觉的敏感度降低,比如对冷热刺激的感知不如常人,用温水泡脚时可能感觉不到水温是否过烫而容易烫伤,这是因为神经病变使得感觉传入功能出现障碍,糖尿病病程较长、血糖长期控制欠佳的患者更易出现感觉减退情况,儿童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好也可能累及神经导致感觉减退,但相对成人发生率可能稍低,需密切关注儿童糖尿病患者足部感觉情况。
二、外观及皮肤相关症状
1.皮肤干燥:糖尿病足早期皮肤可能出现干燥的现象,这是因为糖尿病影响了皮肤的汗腺等功能,导致皮肤水分流失增加。患者足部皮肤会变得粗糙,缺乏光泽,年龄较大的患者皮肤本身就相对干燥,再加上糖尿病的影响会使这种干燥情况更严重,女性患者如果同时有其他皮肤问题或者内分泌变化等可能也会加重皮肤干燥程度,不健康生活方式如饮水不足等会进一步加重皮肤干燥状况。
2.颜色改变:足部皮肤颜色可能会发生变化,比如出现肤色变暗、苍白或者发绀等情况。肤色变暗可能是由于局部血液循环受到一定影响,而苍白可能是供血不足的表现,发绀则提示局部缺氧,这与糖尿病引起的血管病变有关,高血糖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影响血管的正常功能,导致血液循环障碍,糖尿病病程较长、有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的患者血管病变相对更严重,颜色改变可能更明显,儿童糖尿病患者血管病变相对少见,但如果有先天性血管发育异常等基础病史也可能出现类似颜色改变情况,需专业检查鉴别。
3.皮肤温度变化:足部皮肤温度可能与正常部位不同,可能变凉或者发热。变凉往往提示局部血液供应减少,发热可能是局部有炎症反应的表现,这与糖尿病导致的血管和神经病变都有关系,糖尿病患者如果合并有足部感染等情况时可能会出现皮肤发热,年龄较大、血糖控制差的患者更易出现皮肤温度异常情况,女性患者在孕期等特殊生理时期由于身体代谢等变化可能也会影响足部皮肤温度,需关注不同生理状态下的变化。
三、足部形态及其他相关症状
1.足部畸形:部分糖尿病患者早期可能出现足部畸形,如足趾变形等。这是因为神经病变导致肌肉力量不平衡,长期的高血糖环境影响了足部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年龄较大、病程较长的糖尿病患者发生足部畸形的几率相对较高,生活方式中长时间站立、行走等不当运动方式会加重足部畸形的发展,儿童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佳影响骨骼肌肉发育也可能出现足部形态异常,但相对较少见,需定期检查足部形态预防畸形加重。
2.轻微破溃或损伤不易愈合:足部可能出现一些很轻微的破溃或者损伤,但是很难愈合。这是因为糖尿病患者本身存在血管和神经病变,影响了局部组织的修复能力,高血糖环境也不利于伤口的愈合,糖尿病病程较长、血糖控制差的患者更易出现这种情况,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修复能力更弱,所以更要注意保护足部避免损伤,女性患者如果有足部卫生不佳等情况也会增加破溃不易愈合的风险,要特别注意保持足部清洁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