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张力障碍是运动障碍性疾病,症状多样,包括异常姿势与运动(有局部性如眼睑痉挛、Meige综合征、痉挛性斜颈等,节段性、多灶性、全身性等)、不自主运动表现(如扭转痉挛、手足徐动症),且症状具波动性,在紧张等情况加重、休息时减轻,还受特定动作、姿势、激素、年龄等诱发因素影响。
一、异常姿势与运动
1.局部性肌张力障碍
眼睑痉挛:多从眼轮匝肌开始受累,表现为双眼不自主频繁眨眼,病情逐渐加重可出现眼睑痉挛,导致眼睑紧闭,严重影响视力,患者可能需要用手撑开眼皮才能视物。例如在儿童中,若有先天或后天因素导致眼轮匝肌功能异常,就可能出现此类表现,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无法准确表达眼部不适,仅能通过频繁眨眼等动作被察觉。
Meige综合征:属于节段性肌张力障碍的一种,除了眼睑痉挛外,还可伴有口面部肌肉受累,出现口唇、下颌不自主运动,如噘嘴、缩唇、张口、伸舌、咬牙等动作,这些动作可能会影响患者的进食、说话等日常功能。在女性患者中相对多见,可能与激素水平等因素有一定关联,生活方式方面如果长期精神紧张、压力过大可能会诱发或加重症状。
痉挛性斜颈:是局限性肌张力障碍中较为常见的类型,主要表现为颈部肌肉不自主收缩,使头部向一侧扭转或倾斜。病情轻重不一,轻者可能只是偶尔颈部姿势异常,重者头部会固定在一个异常姿势,严重影响患者的颈部活动和外观,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较大影响,不同年龄人群均可发病,但多见于成年人,病史方面如果有颈部外伤等情况可能增加发病风险。
2.节段性肌张力障碍: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部位的局限性肌张力障碍同时受累,例如颅-颈部肌张力障碍,除了有眼睑痉挛、颈部肌肉异常外,还可能出现面部其他肌肉如颊肌、颌舌肌等的不自主运动,导致面部表情怪异。其症状表现会因受累节段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年龄较小的患者可能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影响,出现姿势异常影响身体的正常发育。
3.多灶性肌张力障碍:累及两个或两个以上不相邻部位的局限性肌张力障碍,比如上肢某部位出现肌张力异常的同时,下肢也出现相应症状,但这些部位并非相邻。症状的复杂性增加,会影响患者多个肢体的运动功能,不同年龄患者的表现可能因基础身体状况不同而有所区别,儿童患者可能在运动发育阶段受到阻碍,导致运动能力落后于同龄人。
4.全身性肌张力障碍:是最严重的类型,累及身体多个部位,包括四肢、躯干、面部、颈部等。患者会出现全身广泛的不自主运动和异常姿势,如身体扭曲、四肢僵硬或不自主舞动等,严重影响患者的行动能力,甚至无法自行坐立、行走。这种情况在任何年龄都可能发生,但病情进展可能较快,对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造成极大影响,病史中有神经系统相关疾病家族史的患者可能更容易出现全身性肌张力障碍。
二、不自主运动表现
1.扭转痉挛:属于全身性肌张力障碍的一种典型表现,主要特征是躯干(尤其是脊柱)、四肢近端发生的缓慢、剧烈、不自主的扭转运动或姿势异常。患者可能会出现身体像螺旋一样扭曲的状态,行走时姿势异常,严重影响步态。在儿童中发病时,可能会影响其正常的肢体运动和身体平衡能力,导致运动发育迟缓等问题,生活方式中如果长期处于不良的姿势习惯可能会诱发或加重扭转痉挛的症状。
2.手足徐动症:也是肌张力障碍的一种常见不自主运动形式,表现为肢体远端的缓慢、不规则、持续的扭曲运动。例如手指会出现缓慢的屈伸、扭转动作,类似蚯蚓爬行样,患者难以完成精细动作,如拿东西时手部姿势异常,无法准确握住物品。不同年龄患者的手足徐动症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儿童患者在进行精细活动时会明显受到影响,影响其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些基本操作,病史中有脑部损伤等情况的患者发生手足徐动症的风险较高。
三、症状的波动性与诱发因素
1.症状波动性:肌张力障碍的症状通常具有波动性,在紧张、焦虑、疲劳等情况下可能会加重,而在放松、休息时可能会有所减轻。例如,患者在紧张的工作环境中,其肌张力障碍相关的异常姿势或不自主运动可能会更加明显,而在休息或睡眠时症状可能相对缓解。不同年龄的患者对这些因素的敏感程度不同,儿童可能更容易受到情绪波动的影响,因为其情绪调节能力相对较弱,生活方式中如果作息不规律、过度劳累等也可能导致症状波动加剧。
2.诱发因素:除了上述的紧张、疲劳等因素外,一些特定的动作或姿势也可能诱发肌张力障碍症状。比如痉挛性斜颈患者在颈部处于某些特定姿势时,症状可能会加重。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激素水平的变化可能会影响肌张力,从而诱发或加重肌张力障碍症状;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衰退,神经系统调节功能下降,也更容易受到各种因素影响而出现肌张力障碍相关症状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