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下身疼痛的原因复杂,包括感染性因素(如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等)和非感染性因素(如外伤、过敏、子宫内膜异位症、外阴前庭炎综合征、神经源性疼痛等),不同人群(青春期、育龄期、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下身疼痛有不同特点,出现下身疼痛应及时就医做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并治疗。
一、感染性因素导致的下身疼痛
(一)阴道炎
1.细菌性阴道炎:多由阴道内正常菌群失调引起,阴道分泌物增多,呈灰白色、稀薄状,有鱼腥臭味,可伴有外阴瘙痒或灼热感,炎症累及下身时可出现疼痛。研究表明,阴道加德纳菌等厌氧菌的过度生长是主要致病原因,性生活活跃的女性相对更易发生。
2.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由假丝酵母菌感染所致,典型症状为外阴阴道瘙痒、灼热痛,阴道分泌物呈豆腐渣样或凝乳样。其发病与女性阴道内环境改变、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妊娠等因素有关,假丝酵母菌在酸性环境下易大量繁殖引发炎症。
3.滴虫性阴道炎:由阴道毛滴虫感染引起,主要症状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呈稀薄脓性、泡沫状、有异味,可伴有外阴瘙痒、灼热、疼痛,性交时疼痛可加重。阴道毛滴虫适宜在潮湿环境中生长繁殖,通过性接触传播或间接接触被污染的物品传播。
(二)宫颈炎
1.急性宫颈炎:多由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等病原体感染引起,主要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呈黏液脓性,阴道分泌物刺激可引起外阴瘙痒及灼热感,还可出现性交痛、下身疼痛等症状。不洁性生活、多个性伴侣等是常见的诱发因素。
2.慢性宫颈炎:多由急性宫颈炎未彻底治疗转变而来,也可无急性炎症过程。患者可出现阴道分泌物增多,呈淡黄色或脓性,可有接触性出血,部分患者可伴有下腹或下身坠胀疼痛,常在性交、月经间期加重。
(三)盆腔炎
女性上生殖道的一组感染性疾病,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腹膜炎等。炎症累及下身时可出现下腹部疼痛,疼痛可在性交、活动后加重,还可伴有发热、阴道分泌物增多等症状。盆腔炎多发生于性活跃期、有月经的女性,宫腔内手术操作后感染、不洁性生活等是常见诱因。
二、非感染性因素导致的下身疼痛
(一)外伤
1.骑跨伤:女性会阴部受到外力撞击,如骑自行车时意外摔倒,会阴部与车把等硬物撞击,可导致外阴部软组织损伤,出现下身疼痛、肿胀、淤血等症状。
2.性生活损伤:性生活过程中动作过于粗暴,可能导致外阴、阴道等部位的黏膜损伤,引起下身疼痛,严重时可能有出血情况。
(二)过敏
1.接触性过敏:女性使用不合格的卫生用品,如卫生巾、护垫等,或接触某些化纤材质的内裤,可能引起外阴部过敏反应,出现外阴瘙痒、疼痛、红肿等症状。
2.药物过敏:阴道局部使用某些药物,如阴道栓剂、洗剂等,可能引起过敏,表现为外阴及下身疼痛、瘙痒、皮疹等。
(三)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体以外的部位,当异位的内膜组织累及外阴、阴道等下身部位时,可在月经期间出现局部疼痛,且疼痛随月经周期反复发作。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可能与经血逆流、遗传等因素有关。
(四)外阴前庭炎综合征
主要表现为外阴前庭区疼痛,触摸外阴前庭区时可诱发疼痛,疼痛可放射至会阴、肛周等部位,部分患者伴有性交疼痛。其病因可能与局部解剖异常、免疫因素、感染等多种因素有关。
(五)神经源性疼痛
如阴部神经受压等原因导致的神经源性下身疼痛,可能表现为下身的刺痛、灼痛等异常感觉,疼痛性质多样,可因神经受压的程度和部位不同而有所差异。
三、不同人群女性下身疼痛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一)青春期女性
1.青春期女性生殖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内分泌易紊乱,阴道炎相对常见,如细菌性阴道炎可能与卫生习惯不良有关。同时,此阶段性生活相对较少,但也可能因外伤等因素导致下身疼痛。要注意保持外阴清洁,选择合适的卫生用品,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减少外伤风险。
(二)育龄期女性
1.育龄期女性性生活相对活跃,盆腔炎、宫颈炎等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相对较高。若有性生活史且出现下身疼痛,需考虑性传播疾病的可能。要注意性生活卫生,避免多个性伴侣,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同时,孕期女性若出现下身疼痛需特别警惕,可能与孕期生理变化及潜在感染等有关,应及时就医排查。
(三)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
1.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阴道黏膜变薄,局部抵抗力降低,易发生阴道炎,且炎症表现可能不典型,下身疼痛可能相对隐匿。要注意保持外阴局部清洁,适当补充雌激素(需在医生指导下)以维持阴道黏膜的正常状态,定期进行妇科检查筛查相关疾病。
女性下身疼痛的原因较为复杂,涉及多种感染性与非感染性因素,不同年龄段女性有其各自特点,出现下身疼痛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妇科检查等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