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出现小腹疼痛伴下面出血的情况,原因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原因包括月经周期相关(经期子宫内膜脱落、青春期和围绝经期月经不规律)以及排卵期出血(雌激素短暂下降致少量内膜脱落);病理性原因有妊娠相关疾病(先兆流产、异位妊娠、葡萄胎)、妇科炎症(盆腔炎、宫颈炎)、妇科肿瘤(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宫颈癌)、其他病理性原因(内分泌失调、子宫内膜异位症)。出现该情况应及时就医检查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治疗,不同年龄女性需注意不同事项。
一、生理性原因
(一)月经周期相关
女性处于月经期间时,子宫内膜会周期性脱落,从而导致小腹疼痛并伴有下面出血的情况,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来说,月经周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正常月经周期平均为28天左右,提前或推迟7天内通常也被认为是正常范围,经期持续时间一般为37天,经量中等,约3050毫升。对于青春期女性,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尚未完全成熟,月经可能会出现不规律的情况,包括经期小腹疼痛和经量、经期的异常;而围绝经期女性,由于卵巢功能逐渐衰退,也可能出现月经紊乱,表现为小腹疼痛伴下面出血。
(二)排卵期出血
部分女性在排卵期时,由于雌激素水平短暂下降,导致子宫内膜失去雌激素的支持而出现少量脱落,引起小腹疼痛和少量阴道出血。排卵期通常发生在下次月经来潮前14天左右,持续时间较短,一般13天,出血量较少,可能仅表现为白带中带有血丝。这种情况在有规律月经周期的女性中较为常见,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但如果出血较多或持续时间较长,也需要引起重视。
二、病理性原因
(一)妊娠相关疾病
1.先兆流产:多见于怀孕早期,胚胎着床不稳定,可能出现小腹疼痛,疼痛程度可轻可重,同时伴有阴道少量出血。有性生活史且月经推迟的女性出现这种情况时需要高度警惕。发生先兆流产的原因可能与胚胎染色体异常、孕妇黄体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因素有关。
2.异位妊娠:最常见的是输卵管妊娠,受精卵在输卵管着床发育,随着胚胎的生长,会引起输卵管破裂或流产,导致小腹一侧撕裂样疼痛,同时伴有阴道不规则出血,出血量一般较少,但颜色暗红。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若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危及生命。
3.葡萄胎:怀孕后胎盘绒毛滋养细胞增生、间质水肿,形成大小不一的水泡,水泡间相连成串,形如葡萄。患者会出现停经后阴道流血,一般在停经812周左右开始不规则阴道出血,量多少不定,时断时续,同时伴有下腹疼痛。
(二)妇科炎症
1.盆腔炎:女性盆腔内的器官发生炎症,如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等,炎症刺激会导致小腹疼痛,疼痛可表现为持续性,在活动或性交后加重,同时伴有阴道分泌物增多、阴道异常出血等情况。盆腔炎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盆腔炎起病较急,症状明显;慢性盆腔炎往往是急性盆腔炎未彻底治疗迁延而来,症状相对较轻,但容易反复发作。
2.宫颈炎:宫颈发生炎症时,宫颈组织充血、水肿,可能出现接触性出血,如性交后或妇科检查后出血,同时伴有小腹坠胀疼痛。宫颈炎也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急性宫颈炎多由病原体感染引起,慢性宫颈炎可由急性宫颈炎迁延而来,也可无明显急性炎症过程。
(三)妇科肿瘤
1.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当黏膜下子宫肌瘤突出于宫腔,影响子宫收缩时,可能出现小腹疼痛,同时伴有月经周期缩短、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症状,表现为下面出血。子宫肌瘤的发生与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有关,多见于3050岁的女性。
2.子宫内膜癌:多见于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主要症状为绝经后阴道不规则出血,量一般不多,同时伴有下腹疼痛。早期子宫内膜癌妇科检查可无明显异常,随着病情进展,子宫会增大、变软。
3.宫颈癌:早期宫颈癌常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接触性出血,如性生活或妇科检查后出血,也可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同时伴有小腹疼痛、阴道排液等症状。宫颈癌的发生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密切相关,多见于35岁以上的女性。
(四)其他病理性原因
1.内分泌失调:长期的精神压力大、生活不规律等因素可能导致内分泌失调,引起激素水平紊乱,从而出现月经失调,表现为小腹疼痛伴下面出血。例如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除了月经紊乱外,还可能伴有多毛、肥胖等症状。
2.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体以外的部位,如卵巢、盆腔腹膜等,异位的内膜组织会随着月经周期出现出血,刺激周围组织引起小腹疼痛,疼痛多为继发性且进行性加重,同时伴有月经失调、不孕等症状。
当出现小腹疼痛下面出血的情况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如妇科检查、B超检查、血HCG测定等,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不同年龄、不同生活方式的女性在面对这种情况时需要注意的事项不同,例如青春期女性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围绝经期女性要定期进行妇科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疾病;有性生活史的女性要注意性生活卫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