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激素变化,胎盘分泌抗胰岛素物质致部分孕妇胰岛代偿不足可引发;遗传方面,家族遗传倾向及种族差异相关基因可增加风险;肥胖因素中,孕前BMI≥25kg/m2及孕期体重增长过快易致胰岛素抵抗从而发病;年龄上,高龄孕妇风险高,年轻孕妇有其他危险因素也易发病;既往妊娠史中,有妊娠期糖尿病史或不良妊娠结局者风险升高;生活方式上,饮食结构不合理及缺乏运动可增加发病风险。
一、激素变化因素
妊娠期间,胎盘会分泌多种抗胰岛素样物质,如胎盘生乳素、雌激素、孕激素等。这些物质会降低母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为了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胰岛细胞需要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来进行代偿。但对于部分孕妇来说,胰岛细胞的代偿功能可能不足,从而导致血糖升高,引发妊娠期糖尿病。例如,有研究发现,随着妊娠进程的推进,胎盘分泌的抗胰岛素物质逐渐增多,使得孕妇体内胰岛素抵抗状况逐步加重,若胰岛功能不能相应提升,就易出现妊娠期糖尿病。
二、遗传因素
1.家族遗传倾向:如果孕妇的直系亲属(如父母、兄弟姐妹等)中有糖尿病患者,那么孕妇患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会增加。这是因为遗传因素会影响个体的胰岛素分泌功能、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等。有研究统计,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比无家族史者高出数倍。例如,若母亲患有2型糖尿病,其子女在妊娠期间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概率会明显升高,这与遗传物质中相关基因的突变或异常表达有关,这些基因可能影响胰岛素的正常代谢过程。
2.种族差异相关遗传因素:不同种族的人群患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也存在差异,这也与遗传因素有关。比如,某些种族人群的特定基因组合使得他们在妊娠期间更易出现胰岛素抵抗等情况,从而增加了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风险。
三、肥胖因素
1.孕前肥胖:孕前体重指数(BMI)≥25kg/m2的孕妇,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显著升高。肥胖孕妇体内脂肪细胞增多,脂肪细胞会分泌多种脂肪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瘦素等,这些脂肪因子会干扰胰岛素的信号传导通路,导致胰岛素抵抗加重。例如,BMI较高的孕妇,其脂肪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使得机体需要更多的胰岛素来调节血糖,而胰岛细胞长期处于高负荷分泌状态,容易出现功能失代偿,进而引发妊娠期糖尿病。
2.孕期体重增长过快:在妊娠期间,如果孕妇体重增长速度过快,超过了正常的增长范围,也会增加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快速增长的体重会导致脂肪在体内过度堆积,同样会引起胰岛素抵抗的加剧。研究表明,妊娠中晚期每周体重增长超过0.5kg的孕妇,患妊娠期糖尿病的可能性明显高于体重增长平稳的孕妇。
四、年龄因素
1.高龄孕妇:年龄≥35岁的孕妇患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相对较高。随着年龄的增长,孕妇的胰岛功能逐渐减退,身体的代谢调节能力下降,同时,高龄孕妇体内的激素水平变化也可能更加明显,更容易出现胰岛素抵抗等情况。例如,一项大型流行病学研究发现,35岁以上孕妇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概率比35岁以下孕妇高出约3-4倍。
2.年轻孕妇中的特殊情况:虽然年轻孕妇患妊娠期糖尿病的总体风险相对较低,但如果年轻孕妇存在其他危险因素,如家族遗传、肥胖等,也可能增加发病风险。而且,年轻孕妇可能对自身健康状况关注度相对较低,若不注意合理饮食和适当运动,也容易因体重控制不佳等原因引发妊娠期糖尿病。
五、既往妊娠史因素
1.既往有妊娠期糖尿病史:如果孕妇既往有过妊娠期糖尿病的病史,那么此次妊娠再次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会大大增加。这是因为曾经的妊娠期糖尿病经历可能已经对孕妇的胰岛功能和代谢调节机制造成了一定的损害,再次妊娠时,身体的代谢负担加重,更容易出现血糖异常。研究显示,有过妊娠期糖尿病病史的孕妇,此次妊娠复发的概率可达到30%-50%。
2.既往有不良妊娠结局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关联:既往有不明原因的死胎、早产、巨大儿分娩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孕妇,患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也可能升高。因为这些不良妊娠结局往往与高血糖等代谢异常情况相关,而妊娠期糖尿病会导致胎儿在宫内环境不良,进而可能引发这些不良妊娠结局,反之,既往有这些不良妊娠结局也提示孕妇可能存在潜在的代谢紊乱问题,增加了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风险。
六、生活方式因素
1.饮食结构不合理:长期高糖、高脂肪、高盐饮食的孕妇,摄入过多的精制谷物、甜食、油炸食品等,会导致能量摄入过剩,体重容易增加,从而引发胰岛素抵抗,增加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风险。例如,经常大量饮用含糖饮料、食用过多糕点等富含精制糖的食物,会使血糖快速升高,加重胰岛细胞的负担,长期如此易导致血糖调节失常。
2.缺乏运动:妊娠期间运动量过少的孕妇,身体的代谢率降低,脂肪更容易堆积,胰岛素敏感性下降,也容易发生妊娠期糖尿病。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葡萄糖的利用。研究表明,每周运动时间少于1小时的孕妇,患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比每周运动时间较多的孕妇高出约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