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汗多与阴虚相关,而非阳虚。
从中医理论来看,阴虚指体内阴液不足,无法制约阳气,导致虚火内生。夜间属阴,虚火扰动阴液,迫使津液外泄,便会出现入睡后出汗、醒后汗止的盗汗症状,常伴随口干舌燥、手脚心发热、心烦失眠、舌红少苔等表现。阳虚则是阳气不足,其典型症状为怕冷、四肢不温、面色苍白、易腹泻等,一般不会引起盗汗,反而可能出现自汗(白天不活动也出汗),因阳气虚弱不能固护体表,导致津液失于约束。
若盗汗频繁发作,持续时间较长,或伴有明显体重下降、低热、咳嗽、乏力等症状,可能是肺结核、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的表现,应及时到医院就诊,通过相关检查明确病因,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