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可作为辅助手段缓解盆腔炎症状,但无法替代抗生素等规范治疗,需结合具体病情判断。
艾灸通过温热刺激关元、气海、子宫等穴位,能促进盆腔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帮助炎症吸收,缓解腰骶酸痛、白带异常等症状。其温通经络的作用对寒湿瘀滞型盆腔炎效果较明显,可改善小腹冷痛、经血暗紫等表现。不过,艾灸无法直接杀灭病原体,急性发作期或细菌感染严重者需谨慎使用,避免温热刺激加重局部充血水肿。
慢性盆腔炎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尝试艾灸,通常采用悬灸、隔姜灸等方法,每周2-3次,每次15-20分钟。治疗期间需密切观察症状变化,若出现发热加剧、异常出血或皮肤烫伤等情况,应立即停止艾灸并就医。同时需配合规范治疗,如抗生素控制感染、中药调理体质等,避免单纯依赖艾灸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