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湿热是中医病症名,指湿热蕴结脾胃,导致脾胃的运化、受纳等功能失常,出现一系列身体不适症状。
脾胃在人体中起着消化吸收、运化水谷精微的重要作用。当外感湿热之邪,或饮食不节,过多食用辛辣、油腻、甜食等易生湿热的食物,就会在脾胃内积聚生热。湿热交织,会影响脾胃的正常功能,使得水谷不能正常运化,出现腹胀、食欲不振;湿热上蒸,可引发口苦、口臭;湿热下注,会导致大便黏腻不爽、小便黄赤;还可能伴有身体困重、舌苔黄腻等症状。
若出现疑似脾胃湿热的症状,不要自行随意用药调理。因为脾胃湿热的表现可能与其他病症相似,且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程度不同。应及时前往医院中医科就诊,由专业医生通过望、闻、问、切等方法进行准确辨证,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这样才能更好地改善症状,恢复脾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