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湿肾虚可选用茯苓、山药、芡实、白术等中药。
1.茯苓
味甘淡性平,归心脾肾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能促进水液代谢,减轻脾脏运化负担,同时补益肾气,改善水肿腹胀、食欲不振等症状。
2.山药
甘平入肺脾肾经,既能补脾养胃,又可益肾固精。针对脾湿肾虚导致的腰膝酸软、食欲不振,山药通过补脾助运化,同时滋肾填精,增强小肠吸收功能,调节肠道菌群。
3.芡实
甘涩平,归脾肾经,具有健脾除湿、益肾固精的双重作用。针对脾湿引起的泄泻及肾虚遗精,芡实通过收敛固摄特性调节水液代谢,减少水湿下注,提升肾脏对微量蛋白的重吸收能力。
4.白术
苦甘温,专入脾胃经,为健脾燥湿要药。针对脾湿困重导致的肢体倦怠、舌苔厚腻,白术通过挥发油成分促进胃肠蠕动,加速水湿排泄,改善脂肪代谢异常,间接减轻肾脏排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