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软疣由MCV1和MCV2型病毒感染致皮肤病变,传播途径包括直接、间接接触及公共场所接触,临床表现为具特征的丘疹及好发部位,诊断靠临床观察和实验室检查,治疗有局部治疗,儿童患者需温和安全治疗防自身接种,成年生殖器部位患者要防不洁性行为及性伴侣同查治,免疫低下者病情顽固需综合治疗。
一、基本定义
传染性软疣是由传染性软疣病毒(MCV)感染引发的皮肤传染性疾病,病毒归属于痘病毒科,主要包含MCV1和MCV2两型。
二、病因与传播途径
(一)病因
由传染性软疣病毒中的MCV1型和MCV2型感染所导致,病毒在皮肤细胞内增殖,进而引起皮肤病变。
(二)传播途径
1.直接接触传播:与传染性软疣患者的皮肤直接接触,病毒可通过皮肤接触进行传播。
2.间接接触传播:接触被污染的衣物、毛巾、浴巾等物品,病毒可依附于这些物品上从而实现传播。
3.公共场所传播:在公共泳池、浴场等公共场所,因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环境也有感染风险。
三、临床表现
(一)皮肤损害特征
典型表现为直径2-5毫米的半球形丘疹,表面有蜡样光泽,中央存在脐凹,质地坚韧。初期丘疹颜色呈灰白色或珍珠色,随后逐渐变为粉红色。
(二)好发部位
儿童及青少年的面部、躯干、四肢、臀部为常见好发部位;成年人若发生在生殖器部位,需考虑性传播的可能性。
四、诊断方法
(一)临床观察
医生依据典型的皮肤损害表现,如半球形丘疹、中央脐凹等,可初步做出传染性软疣的疑似诊断。
(二)实验室检查
必要时进行皮肤活检,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特征性的病毒包涵体(软疣小体)即可确诊。
五、治疗与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治疗方式
1.局部治疗:可采用疣体夹除术直接夹出软疣小体;也能运用激光、液氮冷冻等物理方法去除疣体。
2.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患者:儿童皮肤娇嫩,治疗时需选用温和安全的方式,操作中要安抚儿童情绪,避免其搔抓疣体引发自身接种传播,同时要保持儿童皮肤清洁。
成年患者:生殖器部位的传染性软疣患者需避免不洁性行为,性伴侣应同时检查治疗以防交叉感染;免疫功能低下者(如艾滋病患者)感染后病情可能顽固,治疗需综合考虑其免疫状态,可能需要更长疗程或更复杂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