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米巴痢疾由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感染肠道引起经口传播急性期有腹痛腹泻等表现慢性期可反复发作,诊断可通过粪便查滋养体包囊、血清学检抗体、结肠镜看溃疡取组织,治疗用硝基咪唑类药物,儿童需谨慎选药并补水电解质,孕妇用药权衡胎儿影响优先非药物后选影响小药物,老年人要管基础病治疗中监测肝肾功能。
一、定义
阿米巴痢疾是由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感染肠道引起的一种肠道传染病,主要累及结肠,以腹泻、腹痛、排暗红色果酱样粪便为典型临床表现。
二、病原体
溶组织内阿米巴是引发阿米巴痢疾的病原体,其生活史包括滋养体和包囊两个阶段。包囊是传播的重要形式,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强,能在外界存活数周;滋养体是致病形态,可侵入肠壁组织引起病变。
三、传播途径
主要经口传播,当人摄入被溶组织内阿米巴包囊污染的食物或水后,包囊在消化道内脱囊发育为滋养体,滋养体侵入结肠黏膜并繁殖,引发肠道病变。
四、临床表现
1.急性期:患者常出现腹痛、腹泻,大便多为暗红色果酱样,伴腥臭味,每日排便数次至十余次不等,可伴有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
2.慢性期:病程迁延,可出现反复发作的腹泻、腹痛、腹胀等,部分患者可伴有营养不良、贫血等表现。
五、诊断
1.粪便检查:显微镜下查找粪便中的阿米巴滋养体或包囊是重要诊断方法,滋养体多存在于痢疾患者的稀便或果酱样便中。
2.血清学检查:通过检测血清中抗阿米巴抗体协助诊断,尤其是慢性患者或带虫者。
3.结肠镜检查:可见肠黏膜有溃疡,取溃疡边缘组织镜检可能发现滋养体。
六、治疗
主要采用硝基咪唑类药物治疗,如甲硝唑等,通过杀灭肠道内的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发挥作用。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感染阿米巴痢疾时需谨慎选择药物,优先考虑对儿童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案,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防止脱水。
2.孕妇:孕妇感染阿米巴痢疾时用药需权衡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在医生评估后选择合适的治疗措施,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措施改善症状,再根据情况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
3.老年人:老年人常伴有基础疾病,感染阿米巴痢疾时要注意基础疾病的管理,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肝肾功能等指标,因为部分治疗药物可能对肝肾功能有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