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治疗包含高频电切术适用于有蒂较小大肠息肉、黏膜切除术针对较大无蒂且直径≤2cm的息肉、黏膜下剥离术能切除更大病变适用于直径>2cm无蒂或怀疑黏膜下层浸润的病变,外科手术治疗用于息肉大内镜难切、怀疑癌变累及肠壁深层或多发复杂情况且手术方式依部位等因素定,特殊人群里儿童内镜治疗需遵儿科安全护理原则选合适设备参数等、老年要评估全身状况选影响小方式及慎评手术风险加强康复等、有基础病史患者要综合考虑基础疾病控制及预防加重术后监测管理。
一、内镜下治疗
1.高频电切术:适用于有蒂的较小大肠息肉,利用高频电流产生的热效应使息肉组织凝固、坏死、脱落从而切除息肉,操作相对简便,创伤小。
2.黏膜切除术(EMR):针对较大的无蒂息肉,通过在内镜下用圈套器等将息肉周围黏膜下注射生理盐水等使病变隆起,然后用圈套器将息肉完整切除,可用于直径≤2cm的无蒂息肉。
3.黏膜下剥离术(ESD):能切除更大的病变,适用于直径>2cm的无蒂息肉或怀疑有黏膜下层浸润的病变,通过内镜下逐步剥离病变黏膜下层组织来完整切除息肉,可最大程度保留正常肠黏膜组织。
二、外科手术治疗
当息肉较大且内镜下无法完整切除、怀疑有癌变且累及肠壁深层或存在多发、复杂情况时,需行外科手术切除病变肠段。手术方式的选择会根据息肉的部位、大小、病理类型等因素综合决定,例如右半结肠切除术、左半结肠切除术等。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大肠息肉相对少见,若需内镜治疗,要严格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选择合适的内镜设备及操作参数,密切关注操作过程中的患儿反应,术后加强监护,因为儿童身体各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对手术创伤的耐受及恢复能力与成人不同。
2.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在治疗前需充分评估患者的心肺功能、肝肾功能等全身状况,选择对患者机体影响较小的治疗方式,若选择外科手术,要谨慎评估手术风险,术后加强康复护理及基础疾病的管理。
3.有基础病史患者:对于有肠道基础疾病(如炎症性肠病等)合并大肠息肉的患者,治疗时需综合考虑基础疾病的控制情况,内镜治疗过程中要注意预防诱发基础疾病的加重,术后也要加强对基础疾病的监测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