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外孕可通过病史与症状询问、超声检查、血hCG测定诊断,治疗方式有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术后及康复需注意一般护理、病情监测和生育相关注意事项,有生育需求者需评估输卵管情况,特殊人群要控制基础疾病等。
一、诊断方法
1.病史与症状询问:有停经史、腹痛、阴道不规则出血等表现需高度怀疑。不同年龄女性表现可能有差异,年轻女性性生活活跃更易考虑妊娠相关情况,有盆腔炎病史等可能增加子宫外孕风险。
2.超声检查:经阴道超声较经腹部超声更敏感,可发现子宫外的妊娠囊等异常回声。通过超声观察子宫内是否有妊娠囊,附件区等部位是否有异常包块等情况来辅助诊断。
3.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测定:动态监测hCG水平,子宫外孕时hCG水平较宫内妊娠低,且翻倍不良。
二、治疗方式
1.药物治疗:适用于早期、病情稳定、妊娠囊直径小于2-3厘米、血hCG水平低于一定数值且无明显内出血的患者。常用药物如甲氨蝶呤,通过抑制滋养细胞增生,破坏绒毛,使胚胎组织坏死、脱落、吸收。但药物治疗有一定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需严格把握。
2.手术治疗
腹腔镜手术:是常用的微创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通过腹腔镜观察子宫外孕的部位,进行患侧输卵管开窗取胚等操作,尽量保留输卵管功能。对于有生育需求的女性较为适用,尤其适用于输卵管妊娠且希望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
开腹手术:适用于病情较严重、有大量内出血等情况的患者。如输卵管破裂等情况,直接进行患侧输卵管切除等操作。
三、术后及康复注意事项
1.一般护理:无论是药物治疗还是手术治疗后,都要注意休息,加强营养,促进身体恢复。饮食上应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新鲜蔬菜水果等。
2.病情监测:术后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血压、心率等。同时要关注阴道出血情况及腹痛情况,若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对于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要定期复查hCG水平,直至恢复正常。
3.生育相关注意事项:对于有生育需求的女性,术后要评估输卵管情况,若输卵管保留,再次发生子宫外孕的风险较正常女性高,需在医生指导下计划妊娠,妊娠后要早期进行超声检查以排除子宫外孕。特殊人群如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的患者,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以利于身体恢复和降低再次发生子宫外孕等不良情况的风险。年龄较大的女性若有生育需求也要综合评估身体状况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