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V感染分为低危型和高危型,不同类型有不同症状且特殊人群需注意相关事项。低危型HPV感染常引发寻常疣、扁平疣、跖疣、尖锐湿疣,分别表现为黄豆大小或更大的丘疹、米粒至黄豆大小扁平丘疹、足底角化性丘疹、外生殖器及肛周淡红色小丘疹且形态多样。高危型HPV感染可能导致肛门、阴茎、口腔的癌前病变及癌症,早期症状不明显,随病情发展出现瘙痒、疼痛、肿物、溃疡等。免疫功能低下人群感染症状更严重复杂、癌变风险高,应密切关注并提高免疫力;有慢性疾病者感染后易继发感染,需控制基础疾病并注意皮肤清洁。
一、低危型HPV感染症状
1、寻常疣:多由HPV-1、2、4、7等型别引起。常表现为黄豆大小或更大的与皮肤颜色一致或偏棕褐色的丘疹,表面粗糙,摸上去硬度大于周围皮肤,数目不等,初起多为一个,以后可发展为数个到数十个,好发于手指、手背、足缘等部位。
2、扁平疣:主要由HPV-3、10等型别所致。一般为米粒至黄豆大小的扁平丘疹,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边界清楚,颜色可为肤色、淡褐色或淡红色,数目较多,常密集分布,搔抓后可呈串珠状排列,好发于面部、手背及前臂等处。
3、跖疣:通常由HPV-1、2、4、27、57型引起。表现为发生于足底的角化性丘疹,中央稍凹,外周有稍高的角质环,去除表面角质后,其下方有疏松的角质软芯,可见毛细血管破裂出血而形成的小黑点,数目不等,疼痛明显,尤其在站立或行走时。
4、尖锐湿疣:主要由HPV-6、11等低危型引起。初期为单个或多个散在的淡红色小丘疹,质地柔软,顶端尖锐,后逐渐增多增大,疣体形态多样,可呈乳头状、菜花状、鸡冠状等,表面易发生糜烂、渗液,触之易出血,好发于外生殖器及肛门周围皮肤黏膜湿润区,如阴茎冠状沟、龟头、包皮系带、尿道口、肛门周围等部位。
二、高危型HPV感染症状
1、肛门癌前病变及肛门癌:长期感染高危型HPV,如HPV-16、18等型别,可能引发肛门上皮内瘤变,早期多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肛门瘙痒、疼痛、异物感,排便习惯改变,如便秘或腹泻交替,便血,肛门部可触及肿物等症状。
2、阴茎癌前病变及阴茎癌: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可导致阴茎上皮内瘤变,早期症状不明显,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阴茎头或包皮内板的红斑、丘疹、疣状或菜花样赘生物,表面可有脱屑、糜烂,进一步发展可出现阴茎溃疡、肿物,伴有疼痛、出血等症状。
3、口腔癌前病变及口腔癌:感染高危型HPV后,口腔黏膜可能出现白斑、红斑,表现为口腔黏膜上白色或红色的斑块,边界清楚,表面粗糙,随着病情发展,可形成溃疡、肿物,伴有疼痛、出血、口臭,影响吞咽、说话等功能,多发生于舌部、牙龈、颊黏膜等部位。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等,感染HPV后,症状可能更为严重且复杂,疣体生长速度可能更快,病变范围可能更广,癌变风险也显著增加。此类人群应密切关注身体变化,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如肛门指诊、阴茎检查、口腔检查等,以便早期发现病变并及时治疗。同时,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提高自身免疫力至关重要。
2、有慢性疾病者:若本身患有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感染HPV后,局部皮肤黏膜的修复能力可能下降,疣体更易继发感染,加重症状。需严格控制基础疾病病情,保持血糖稳定等,同时注意皮肤清洁,避免搔抓疣体,防止感染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