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外翻对人有5大危害,包括导致足部疼痛(受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影响)、影响足部外观(对不同年龄性别影响不同)、致足部畸形进一步加重(受年龄、生活方式影响)、使行走功能受限(受年龄、性别影响)、引发其他并发症(受年龄、病史因素影响)。
1.足部疼痛:拇外翻会导致足部生物力学发生改变,使得足部受力不均,拇指内侧的籽骨处容易受到摩擦和挤压,进而引发疼痛。长期的疼痛会影响患者的行走和站立,例如,患者在行走一段距离后,足部疼痛明显加剧,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运动能力。研究表明,约70%的拇外翻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足部疼痛症状,尤其是在穿着不合适的鞋子时,疼痛会更加明显。
年龄因素:对于青少年患者,拇外翻引起的疼痛可能会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和运动参与;而中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逐渐衰退,疼痛带来的生活不便更为突出。
性别因素:一般来说,女性由于常穿高跟鞋等因素,拇外翻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因此女性因拇外翻导致足部疼痛的情况可能更为常见。
生活方式:长期站立、行走、穿着狭窄高跟鞋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加重拇外翻引起的足部疼痛。
2.影响足部外观:拇外翻会使大脚趾向外侧偏移,严重影响足部的美观。正常美观的足部外形被破坏,患者可能会因为足部外观的改变而产生自卑心理,尤其是在需要暴露足部的场合,如穿凉鞋等,这种心理影响较为明显。例如,一些女性患者会因为拇外翻导致的足部外观问题,而不敢穿凉鞋展现自己的脚部。
年龄因素:青少年时期足部外观的改变可能对其心理产生较大影响,导致心理发育受影响;成年后,足部外观的不美观可能影响社交活动等。
性别因素:女性对足部外观的关注度相对较高,拇外翻对女性足部外观的影响可能更易使其产生负面情绪。
3.导致足部畸形进一步加重:拇外翻若不及时治疗,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加重,进而引发其他足部畸形,如第二脚趾向上翘起形成锤状趾、前足增宽等。这种畸形的进一步发展会使足部的功能进一步受损,例如,锤状趾的形成会导致足部在行走时受力点发生变化,加重足部其他部位的负担,同时也会使足部的整体外观更加难看。
年龄因素:儿童及青少年时期是足部发育的关键阶段,拇外翻若未得到及时干预,可能会严重影响足部的正常发育,导致更严重的足部畸形;成年人的拇外翻畸形若不处理,也会逐渐进展,加重畸形程度。
生活方式:长期不合理的足部受力、穿着不合适的鞋子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加速拇外翻导致的足部畸形加重。
4.行走功能受限:由于拇外翻引起足部疼痛、畸形等问题,会明显影响患者的行走功能。患者行走时可能会出现步态异常,如走路时足部不稳、步伐变小等,这会降低行走的效率和舒适度。严重的拇外翻患者甚至可能出现跛行,极大地限制了其日常活动范围,例如无法长时间行走、远行等。
年龄因素:对于儿童和青少年,行走功能受限会影响其正常的学习、运动和社交活动;对于中老年患者,行走功能受限会严重影响其独立生活能力,如买菜、散步等日常活动都可能受到限制。
性别因素:女性通常对行走的美观性和舒适性有一定要求,拇外翻导致的行走功能受限对女性的影响可能更为明显,可能会影响其日常出行和社交。
5.引发其他并发症:长期的拇外翻还可能引发一些其他并发症,例如,由于足部畸形和受力异常,可能会导致足底筋膜炎、关节炎等疾病。足底筋膜炎会引起足底疼痛,影响行走;关节炎则会导致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进一步加重足部的功能障碍和患者的痛苦。
年龄因素:中老年患者本身关节等组织的退变风险较高,拇外翻引发关节炎等并发症的几率相对较高;儿童和青少年则可能因拇外翻影响足部发育,间接增加未来出现相关并发症的风险。
病史因素:有足部外伤史、关节炎病史等的患者,发生拇外翻相关并发症的风险可能更高,需要更加关注拇外翻的情况并及时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