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FLP)与重度子痫前期是两种不同的妊娠期并发症,AFLP为罕见妊娠晚期特发性疾病,以肝细胞脂肪变性、肝功能衰竭和凝血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发病机制可能与胎儿线粒体脂肪酸氧化缺陷相关基因突变有关,起病急骤、病情进展快,母体死亡率可高达80%;重度子痫前期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严重类型,主要表现为血压≥160/110mmHg、蛋白尿(≥5g/24h)或其他靶器官损害,其病理生理机制涉及胎盘缺血、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两者在病因、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上存在显著差异,如病因上AFLP与胎儿线粒体脂肪酸代谢异常相关,重度子痫前期与胎盘缺血和免疫因素相关;AFLP以肝细胞脂肪变性为主,重度子痫前期以肝酶轻度升高为主且无脂肪变性;AFLP常合并DIC,重度子痫前期凝血功能异常相对较轻;重度子痫前期以蛋白尿和肾功能损害为特征,AFLP的肾脏损害通常较轻。鉴别诊断要点包括临床表现(AFLP早期表现为恶心、呕吐等非特异性症状,重度子痫前期主要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和水肿等)、实验室检查(AFLP转氨酶显著升高、胆红素升高、凝血功能异常明显,重度子痫前期转氨酶轻度升高、蛋白尿显著、凝血功能异常相对较轻)和影像学检查(AFLP可见肝实质回声增强或“亮肝”表现,重度子痫前期通常无特异性改变)。AFLP的治疗以终止妊娠为核心,辅以支持治疗,特殊人群(高龄孕妇、多胎妊娠孕妇、既往肝病史孕妇)需加强监测和管理。临床中需通过详细检查鉴别二者,对疑似AFLP的孕妇应立即终止妊娠并给予支持治疗,以降低母体死亡率,确保母婴安全。
一、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与重度子痫前期的定义及区别
1.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FLP)的定义及特征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是一种罕见的妊娠晚期特发性疾病,通常发生在妊娠28~40周,以肝细胞脂肪变性、肝功能衰竭和凝血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胎儿线粒体脂肪酸氧化缺陷相关基因突变有关,导致母体代谢紊乱。该病起病急骤,病情进展迅速,若未及时干预,母体死亡率可高达80%。
2.重度子痫前期的定义及特征
重度子痫前期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一种严重类型,主要表现为血压≥160/110mmHg,并伴有蛋白尿(≥5g/24h)或其他靶器官损害(如肾功能异常、肝功能损害、血小板减少等)。其病理生理机制涉及胎盘缺血、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导致母体血管内皮损伤和全身小动脉痉挛。
3.两者核心区别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与重度子痫前期在病因、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上存在显著差异:
病因:AFLP与胎儿线粒体脂肪酸代谢异常相关,而重度子痫前期与胎盘缺血和免疫因素相关。
肝功能损害:AFLP以肝细胞脂肪变性为主,表现为转氨酶升高、胆红素升高和凝血功能障碍;重度子痫前期虽可出现肝功能异常,但通常以肝酶轻度升高为主,且无脂肪变性。
凝血功能:AFLP常合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而重度子痫前期凝血功能异常相对较轻。
肾脏损害:重度子痫前期以蛋白尿和肾功能损害为特征,而AFLP的肾脏损害通常较轻。
二、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与重度子痫前期的鉴别诊断要点
1.临床表现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早期表现为恶心、呕吐、上腹痛等非特异性症状,随后迅速出现黄疸、肝功能衰竭和凝血功能障碍。
重度子痫前期:主要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和水肿,部分患者可出现头痛、视力模糊等神经系统症状。
2.实验室检查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转氨酶(ALT、AST)显著升高(常>500U/L),胆红素升高(以直接胆红素为主),白细胞计数升高,血小板减少,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纤维蛋白原降低。
重度子痫前期:转氨酶轻度升高,蛋白尿显著,血小板减少,但凝血功能异常相对较轻。
3.影像学检查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超声或CT检查可见肝实质回声增强或“亮肝”表现,但无占位性病变。
重度子痫前期:影像学检查通常无特异性改变。
三、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治疗原则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治疗原则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治疗以终止妊娠为核心,辅以支持治疗:
立即终止妊娠:一旦确诊或高度怀疑AFLP,应尽快终止妊娠(通常通过剖宫产),以阻断病情进展。
支持治疗:包括纠正凝血功能障碍、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和血小板、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
2.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高龄孕妇:高龄孕妇(≥35岁)发生AFLP的风险较高,需加强产前监测,尤其是肝功能和凝血功能的定期检查。
多胎妊娠:多胎妊娠孕妇发生AFLP的风险增加,需密切关注症状变化,及时终止妊娠。
既往肝病史孕妇:既往有肝病史(如脂肪肝、肝炎)的孕妇,发生AFLP后病情可能更严重,需加强多学科协作治疗。
四、总结与建议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与重度子痫前期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妊娠期并发症,前者以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肝功能衰竭为特征,后者以高血压和蛋白尿为主要表现。临床中需通过详细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进行鉴别。对于疑似AFLP的孕妇,应立即终止妊娠并给予支持治疗,以降低母体死亡率。同时,特殊人群(如高龄孕妇、多胎妊娠孕妇)需加强监测和管理,确保母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