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目前尚无法彻底根治,但通过规范治疗可实现长期缓解,控制病情进展。
溃疡性结肠炎属慢性自身免疫性肠病,病因涉及遗传、环境、免疫失衡等多因素,肠道黏膜反复炎症易导致溃疡、纤维化甚至癌变。临床数据显示,轻度患者经氨基水杨酸类药物(如美沙拉嗪)治疗,黏膜愈合率可达60%-80%;中重度患者需联合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或生物制剂(如英夫利昔单抗),完全黏膜愈合率约30%-50%。
然而,即使症状消失,肠镜下仍可能存在微观炎症,终身复发风险达30%-50%。治疗核心在于“控制炎症+预防复发”,需长期用药并定期肠镜监测。若合并大出血、肠穿孔或癌变,需手术切除病变肠段,但手术会改变肠道结构,影响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