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肌劳损和腰椎间盘突出区别体现在病因机制、症状差异、检查手段等。
1.病因机制
腰肌劳损多因长期姿势不良(如久坐、弯腰搬重物)、腰部肌肉过度使用或急性扭伤未彻底康复,导致腰背部肌肉、筋膜等软组织慢性损伤,属于“软组织问题”。而腰椎间盘突出则是腰椎间盘退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或脊髓,属于“骨骼结构问题”,常由外伤、肥胖或遗传因素诱发。
2.症状差异
腰肌劳损以腰部广泛酸痛为主,疼痛范围模糊,休息后缓解,弯腰或久坐时加重,但一般不会放射至下肢。腰椎间盘突出则表现为“坐骨神经痛”,疼痛从腰部沿臀部、大腿后侧放射至小腿或足部,伴麻木、无力感,咳嗽、打喷嚏时疼痛加剧,部分患者有间歇性跛行。
3.检查手段
影像学检查可明确区分,X线对腰肌劳损无特异性表现,而腰椎间盘突出可见椎间隙变窄、椎体边缘增生;MRI可清晰显示髓核突出位置及神经受压情况,是诊断金标准。此外,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抬高患肢<60°即引发下肢放射痛)更支持腰椎间盘突出诊断。